[发明专利]血透患者智能听诊器、系统和应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04089.1 | 申请日: | 202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0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许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7/04 | 分类号: | A61B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品众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59 | 代理人: | 戴佳瑜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患者 智能 听诊器 系统 应用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血透患者智能听诊器、系统和应用方法,本申请通过血透患者智能听诊器,听诊内瘘的颤音,并实时采集内瘘震颤音频信号且传输至智能终端。可以实时地在智能终端上根据分析内瘘震颤音频信号的波形和声音,以此判断识别内瘘颤音是否正常,若是存在异常的内瘘震颤音频信号,则发出内瘘异常震颤报警信号,马上就医、通知后台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采用本方法,能够及时发现低血压、内瘘闭塞时的震颤音,特别是针对经常发生低血压而内瘘闭瘘的患者。内瘘患者通过手机,如果在家通过血透患者智能听诊器自行辨别内瘘情况,及时就医、通知后台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就能有效维护好生命线,可以有效降低内瘘闭塞的发生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血透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透患者智能听诊器、血透患者智能听诊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患者最佳的通路是自体动静脉内瘘。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低血压是发生内瘘闭塞的主要原因,血液透析患者透析结束后6小时最易发生低血压,需要及时发现马上就医、通知后台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若是及时就医、通知后台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内瘘闭塞再通畅率远远提高,所以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可以有效降低内瘘闭塞的发生率。
内瘘闭塞6小时内溶栓治疗效果最佳,所以及时发现低血压、内瘘闭塞时的震颤音,及时就医、通知后台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内瘘闭塞的发生率,特别是针对经常发生低血压而内瘘闭瘘的患者。
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听诊器适用于听取心脏、肺部、动脉、静脉和其他内脏器官处发出的声音,并没有针对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特定听诊器,因此存在市场产品缺陷。
且现在患者基本都有手机,如果在家如果能自行辨别内瘘情况,及时就医、通知后台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护理就能有效维护好生命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血透患者智能听诊器、血透患者智能听诊系统及其应用方法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一种血透患者智能听诊器,包括:
听筒探头,用于采集内瘘震颤音频信号;
数据线,与所述听筒探头连接,用于将所述内瘘震颤音频信号传输至智能终端。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听筒探头通过医用硅胶包覆,并部署在内瘘口处。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出一种血透患者智能听诊系统,包括:
所述血透患者智能听诊器,用于实时采集并发送内瘘震颤音频信号至智能终端;
智能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内瘘震颤音频信号,并将实时的所述内瘘震颤音频信号上报至后台服务器;
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内瘘震颤音频信号,并将所述内瘘震颤音频信号与后台预设的内瘘异常震颤音频数据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的所述内瘘震颤音频信号,存在则发出内瘘异常震颤报警信号。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智能终端,还用于:
通过内瘘患者ID,登录后台服务器;
将当前内瘘患者的所述内瘘震颤音频信号进行信号降噪处理后,实时上报至所述后台服务器;
以及,
接收并播报所述后台服务器定时下发的内瘘异常震颤报警信号。
作为本申请的一可选实施方案,可选地,所述后台服务器,还用于:
登记并保存所述内瘘患者ID;
基于所述内瘘震颤音频信号,生成对应的内瘘震颤音图谱,并将所述内瘘震颤音图谱绑定在所述内瘘患者ID之下,同步下发至登录所述内瘘患者ID的所述智能终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040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