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4791.6 | 申请日: | 202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09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华;刘彬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90;A24F40/10;A24F40/46 |
代理公司: | 常州智慧腾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8 | 代理人: | 曹军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溶胶 发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器和电池组件,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壳,所述电池壳上设置有第一卡持部,所述壳体或所述电池壳上还设置有过盈筋,当将雾化器与电池组件组装在一起后,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合连接。本发明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中雾化器与电池组件通过卡合结构连接,且壳体与电池壳通过盈筋过盈配合,稳定可靠,不易松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发生装置大都包括雾化器和电池组件,雾化器内设置有雾化芯,电池组件能够为雾化器中的雾化芯提供电能,从而将雾化器内存储的雾化液雾化为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然而现有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结构稳定性较差,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并不可靠,容易产生松动。因此,现有技术中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解决现有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结构稳定性较差,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并不可靠,容易产生松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器和电池组件,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壳,所述电池壳上设置有第一卡持部,所述壳体或所述电池壳上还设置有过盈筋,当将雾化器与电池组件组装在一起后,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壳内的支架,所述电池壳内设置有凸筋,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凹槽,当将所述支架装入所述电池壳内后,所述凸筋容纳于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支架上还设置有滑块,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卡持部,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滑槽,当将所述雾化器与所述电池组件组装在一起后,所述第二卡合部与所述第二卡持部卡合连接,所述滑块容纳于所述滑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吸嘴,所述吸嘴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储液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储液腔内,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凸出壳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座、设置在雾化座顶部的通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雾化座底部的雾化支座,所述雾化座的侧面设置有进液孔,所述雾化座内设置有发热件和导液件。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液孔,所述注液孔处设置有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电池,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凸板,所述电池与所述凸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的底部设置有充电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电池,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筋条,所述电池与所述筋条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件。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还套设有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的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雾化器和电池组件,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电池组件包括电池壳,所述电池壳上设置有第一卡持部,所述壳体或所述电池壳上还设置有过盈筋,当将雾化器与电池组件组装在一起后,所述第一卡合部与所述第一卡持部卡合连接。壳体与电池壳之间采用卡合结构连接,且壳体与电池壳通过盈筋过盈配合,稳定可靠,不容易松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气溶胶发生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气溶胶发生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气溶胶发生装置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4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副车架铸造装备
- 下一篇:石墨相氮化碳/粘土纳米复合催化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