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热插拔光模块自动调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4526.8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6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程木海;奚尹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美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3 | 分类号: | H04B10/073;H04B1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周艳茹 |
地址: | 075400 河北省张***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热插拔光 模块 自动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热插拔光模块自动调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上位机,通信分路器和调测主机;上位机通过通信分路器与多个调测主机通信连接;调测主机包括:待测光模块插口,用于插入待测光模块;光源模块,用于在对待测光模块进行调测时提供调测用光源;光功率计,用于调测待测光模块的发光功率;光衰减器,用于在对待测光模块进行接收测试时控制待测光模块接收到的光功率;伪随机码发生及误码检测模块,用于生成测试用伪随机码和对待测光模块进行误码检测;中央控制单元,用于接收上位机的调测指令并控制调测主机对待测光模块进行调测和获取待测光模块的调测信息。本发明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光模块调测过程效率低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模块调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热插拔光模块自动调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发展和5G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以铜质为媒介的通信材质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取而代之的是以光纤为传输媒介的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低、中继距离长、线径细、重量轻,原料为石英,节省金属材料,有利于资源合理使用;绝缘、抗电磁干扰性能强;还具有抗腐蚀能力、抗辐射能力强、可绕性好、保密性强等诸多优点。
光模块是光纤通信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通过光纤传送后,接收端再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光模块由光电子器件、驱动电路和光接口等组成,光电子器件包括发射和接收两部分。发射部分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由激光器及其驱动电路组成,其中激光器是模拟器件且每一只发光功率都不一致,量产时需要对每只模块驱动芯片单独设置,通过调整偏置与调制电流使同一款产品之间指标参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接收部分作用是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光敏二极管及其放大电路组成,批量生产时需要单独测试每一只的灵敏度。另外光模块还集成了数字诊断功能,除上述光功率、消光比,接收灵敏度等指标调测外,还需要对发送光功率和接收光功率进行校准,从而保证数字诊断与实际指标保持一致。
传统的生产模式需要通过数个步骤才能完成一只模块的生产,特别是光功率和消光比的调整,需要通过光学示波器才能完成,接收灵敏度测试也需要使用误码测试仪,效率低下且成本极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热插拔光模块自动调测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光模块调测过程效率低下、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热插拔光模块自动调测系统,包括:上位机,通信分路器和调测主机;所述上位机通过所述通信分路器与多个调测主机通信连接;所述调测主机包括:中央控制单元,待测光模块插口,光源模块,光功率计,光衰减器和伪随机码发生及误码检测模块;其中,所述待测光模块插口,用于插入待测光模块;所述光源模块,用于在对所述待测光模块进行调测时提供调测用光源;所述光功率计,用于调测所述待测光模块的发光功率;所述光衰减器,用于在对所述待测光模块进行接收测试时控制所述待测光模块接收到的光功率;所述伪随机码发生及误码检测模块,用于生成测试用伪随机码和对所述待测光模块进行误码检测;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上位机的调测指令并控制所述调测主机对所述待测光模块进行调测,和获取所述待测光模块的调测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上位机通过USB通信总线与所述通信分路器通信连接;所述通信分路器通过IIC总线与所述多个调测主机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测主机还包括:分光器、通信接口和光纤链路;其中,所述分光器和所述光纤链路,用于组成所述待测光模块的调测光路;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和所述上位机。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用于为所述调测主机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美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华美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45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