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被动通信方法、被动通信系统和节点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4054.6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6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卢宁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4/30 | 分类号: | H04W4/30;H04B1/16;H04L27/04;H04L27/12;H04L27/20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西路5***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被动 通信 方法 系统 节点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通信方法、被动通信系统和节点设备,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利用短路、开路等两种电路结构其等效阻抗与频率无关的特性,在不改变物端节点软硬件,不增加物端节点复杂度的前提下,将待发送消息,同时寄生调制在多个频率的环境电磁波上,实现多频并发冗余寄生传输,在保证物端节点功耗处于极低水平的同时,降低被动通信技术的误码率、提高其可靠性、增强其抗干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被动通信方法、被动通信系统和节点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能可穿戴等概念的提出,物联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内外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物端节点是物联网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物联网的感知层,处于物联网拓扑结构的末端,一般嵌入到人体或物体中使用,充当客观事物的感知器官和执行器官,是实现智慧网络,构建网络智能的关键一环。然而,通信功耗过大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毫瓦级的通信功耗会很快耗尽电池电量,这严重制约着物联网的应用。
为了降低物端节点上的通信功耗,研究人员设计了基于电磁波反向散射的被动通信技术,其原理如图1、图2所示。其中,A为天线(天线阻抗Za),B为环境射频源,C为射频开关,ZL为负载,在实际电路中,ZL会随着入射电磁波频率的变化而变化,针对特定的入射电磁波频率,经过设计,可以使得ZL=Za。
1)物端节点通过信道编码等基带处理方法,将采集到的数据变换为单极性方波信号,然后使用方波信号控制射频开关C的状态(开或闭),以实现消息的寄生调制,具体地:(1)当需要传输比特1时(如图1所示),CTRL处出现高电平,使得开关K1闭合,天线A和负载ZL导通,理想情况下,ZL=Za,射频电路同天线匹配,所以反射系数为0,电磁信号被全部吸收,反射信号的功率为0。(2)当需要传输比特0时(如图2所示),CTRL处出现低电平,使得开关K1打开,天线A和负载ZL不连通,此时对天线而言,负载阻抗无穷大,反射系数为1。理想情况下,信号被全部反射,反射信号功率最大。
2)接收端通过辨别反射信号的强度(表现为高、低电平的变化),就可以恢复出物端节点发送的比特数据,具体地:抽样判决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1)当电磁波信号在一个符号周期内的能量大于阈值时,表明物端节点发送的数据为比特0;(2)当电磁波信号在一个符号周期内的能量小于阈值时,表明物端节点发送的数据为比特1。
由图1、图2可见,在发信机中只有射频开关一个有源器件。以最常见的射频开关ADG901为例,其功耗≤2.75微瓦,远远低于ZigBee、Bluetooth、LoRa等物联网通信芯片动辄毫瓦级别的功耗。
然而,图1、图2所示被动通信技术,在本质上,就是利用电磁波反向散射原理,实现的一种OOK(On-Off Keying,开关键控)调制,在解决无线通信功耗过大问题的同时,由于仅能针对特定的入射电磁波频率使用,因此也存在较多的不足,突出表现为抗干扰能力弱、误码率高、可靠性差、环境适应能力差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频并发被动通信技术,利用短路、开路等两种电路结构其等效阻抗同频率无关的特征,在不改变物端节点软、硬件,不增加物端节点功耗和复杂性的前提下,将待发送数据,同时寄生调制在多个频率的环境电磁波上,从而实现消息的多频并发冗余寄生传输,以提高被动通信技术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其误码率、增强其可靠性。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被动通信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40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