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秸秆联合处理设备、总成及流程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3665.9 | 申请日: | 2021-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58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李旭华;李光;邓坤英;杨今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F11/06;A01D41/00;A01D41/12 |
代理公司: | 威海恒誉润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0 | 代理人: | 吕志彬 |
地址: | 261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联合 处理 设备 总成 流程 | ||
1.一种秸秆联合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秸秆联合处理设备包括秸秆收集装置(32);秸秆收集装置(32)包括设置在行走机架总成(30)的底座前部(34)的秸秆收割带孔前铲板(45),秸秆收割带孔前铲板(45)位于去根L型翻土钩组(35)之前;
在秸秆收割带孔前铲板(45)上表面设置有秸秆收割旋转带刀拨轮(46),秸秆收割旋转带刀拨轮(46)用于将玉米秸秆沿着秸秆收割带孔前铲板(45)向后聚拢收集;在秸秆收割带孔前铲板(45)后端输出口设置有秸秆收割喂料对辊(48);在秸秆收割喂料对辊(48)上方倾斜设置有秸秆收割后挡料板(47),在秸秆收割带孔前铲板(45)后端输出口下方设置有秸秆收割传送带(49)的输入端,在秸秆收割传送带(49)的输出端设置有秸秆收割存储部(50);
在秸秆收割旋转带刀拨轮(46)上方同轴设置有秸秆收割打碎螺旋切刀(51),秸秆收割打碎螺旋切刀(51)对下落的秸秆进行粉碎;
后聚拢收集的秸秆,在秸秆收割后挡料板(47)导向下,下落的秸秆被秸秆收割喂料对辊(48)切碎后进入到秸秆收割传送带(49)的输入端,并被存储在秸秆收割存储部(50);
在秸秆收割存储部(50)中设置有压板,用于对存储的秸秆进行压缩。
2.一种玉米联合收割机的玉米棒子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玉米棒子收集装置(33)包括设置在行走机架总成(30)的玉米旋转架(67),其具有玉米送入工位(68)、玉米顶部工位(69)及玉米送出工位(70);
玉米旋转架(67)分布有若干大端开口的玉米承载定位锥孔套(71),在玉米承载定位锥孔套(71)内侧壁上分布有若干玉米工艺凹凸(72)和/或螺旋环切刀;在玉米承载定位锥孔套(71)根部小端设置有玉米底部突刺(73),在玉米底部突刺(73)上套有玉米底部网孔板(75)的对应网孔;玉米底部网孔板(75)与玉米承载定位锥孔套(71)根部小端通过玉米底部弹簧(74)连接,在玉米底部网孔板(75)中心处设置有玉米中心工艺孔(76);
玉米承载定位锥孔套(71)的网孔及长槽孔均大于设定待排除的玉米粒的外形且小于设定所需的玉米粒的外形;
在玉米送入工位(68),斜向朝上设置,玉米棒子被送入到玉米承载定位锥孔套(71)中,并通过锥度自定位;
在玉米顶部工位(69),竖直朝上设置,具有与玉米中心工艺孔(76)对应且带有升降与旋转动作的玉米去芯钻(77),玉米去芯钻(77)旋转进入玉米承载定位锥孔套(71)中,对玉米芯进行钻削粉碎,实现剥粒;粉碎后部分粉碎后杂物通过玉米承载定位锥孔套(71)排出且使得满足设定要求的玉米粒暂存于玉米承载定位锥孔套(71)中;
在玉米送出工位(70),朝下设置,其下方具有玉米收集传送带(78)的输入端,以将下落排出的粉碎后的玉米粒及杂物输出;
在玉米收集传送带(78)上行段下方设置有玉米吹风嘴(79),在玉米收集传送带(78)上行段上方设置有玉米收集风道(80);
在玉米收集传送带(78)输出端设置有底部具有玉米漏杂孔(82)的玉米收集筐(81),在玉米收集筐(81)中设置有玉米搅拌臂(83)。
3.一种秸秆联合处理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架总成(30),在行走机架总成(30)上设置有1-2所述的各部组件。
4.一种秸秆联合处理流程,其特征在于:借助于权利要求3的总成;
S1,通过玉米棒子收集装置(33)对玉米棒子进行预剥粒收集;
S2,通过秸秆收集装置(32)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收集;
S3,通过去根装置(31)对玉米根部进行收集时,进行松弛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36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