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伪装网支撑骨架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3627.3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5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业;胡越;周满;海文瑞;冯元皓;王力;仲启媛;马明鑫;孙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1H3/00 | 分类号: | F41H3/00;F41H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匠星互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91 | 代理人: | 屠沛 |
地址: | 71002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伪装 支撑 骨架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伪装网支撑骨架及其使用方法,旨在便于携行,缩短布撤时间,实现快速变形伪装遮障。支撑骨架包括伞架、支撑杆、伸缩杆、立柱式连接机构以及磁吸机构;伞架包括伞骨、伞巣以及中棒;伞巣设置在中棒上;伞骨与伞巣枢接,包括两组第一四连杆机构和五组第二四连杆机构;伞骨展开后,各组四连杆机构呈圆心角大于180°的扇形均布,第一主连杆和第二主连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两组第一四连杆机构相邻,且两组第一四连杆机构之间通过空心连接孔与所述伸缩杆连接,伸缩杆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系拉绳的节点;中棒通过立柱式连接机构与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还与磁吸机构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隐身伪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伪装网支撑骨架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隐身伪装技术是提高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伪装网遮障是隐身伪装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通常由伪装面和支撑骨架两大部分组成。
支撑骨架主要由张网器和支撑杆组组成,实现对伪装网面的支撑作用,传统支撑骨架一般体积和重量较大,撤收后体积通常在150cm×30cm×30cm,重量通常为20kg左右,不便于携行;此外,传统支撑骨架因结构设计保守、不能变形,属于现装现用型,导致布撤速度较慢,人力成本较高,一般需要5人配合在10分钟左右才能完成支撑骨架的搭建和撤收,从而降低了伪装遮障效果。
鉴于此,有必要针对设计一款新的支撑骨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伪装网支撑骨架及其使用方法,旨在缩短布撤时间,实现快速变形伪装遮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伪装网支撑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伞架、支撑杆、伸缩杆、立柱式连接机构以及磁吸机构;
所述伞架包括伞骨、伞巣以及中棒;
所述伞巣设置在中棒上,自上而下包括上巣、中巣和下巣;所述上巣与中棒枢接;所述中巣固定在中棒上;所述下巣套装在中棒上,在外力作用下可沿中棒上下滑动;
所述伞骨包括两组第一四连杆机构和五组第二四连杆机构;
所述第一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主连杆、第一长副连杆、第一短副连杆以及第一小连杆;所述第一主连杆的一端与中巣枢接;所述第一短副连杆的一端与上巣枢接,另一端与第一主连杆的中部杆身枢接;所述第一小连杆的一端与下巣枢接,另一端与第一主连杆的杆身枢接;所述第一长副连杆的一端与第一短副连杆的杆身枢接,中部与第一主连杆的另一端枢接,另一端设置有空心连接孔;
所述第二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二主连杆、第二长副连杆、第二短副连杆以及第二小连杆;所述第二主连杆的一端与中巣枢接;所述第二短副连杆的一端与上巣枢接,另一端与第二主连杆的中部杆身枢接;所述第二小连杆的一端与下巣枢接,另一端与第二主连杆的杆身枢接;所述第二长副连杆的一端与第二短副连杆的杆身枢接,中部与第二主连杆的另一端枢接;
伞骨展开后,各组四连杆机构呈圆心角大于180°的扇形均布(即展开后,伞骨呈扇形),第一主连杆和第二主连杆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两组第一四连杆机构相邻,且两组第一四连杆机构之间通过空心连接孔与所述伸缩杆连接,伸缩杆外周面上设置有用于系拉绳的节点,使用时,伸缩杆与被伪装部位平行;
所述中棒通过立柱式连接机构与支撑杆连接;所述支撑杆还与磁吸机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长副连杆另一端通过钥匙环圈和固定器与伸缩杆连接;所述钥匙环圈安装在第一长副连杆的空心连接孔上;所述固定器为两端壁面设置有对称通孔的空心筒,其一端通过通孔与钥匙环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3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