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子精华护肤微凝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3138.8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592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熊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植粹(惠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8 | 分类号: | A61K8/98;A61K8/92;A61K8/81;A61K8/73;A61K8/34;A61K8/37;A61K8/67;A61K8/02;A61Q19/00;A61Q1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王艳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子 精华 护肤 微凝珠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子精华护肤微凝珠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A相,其中A相包括丙烯酸树脂0.1~0.2%,黄原胶0.05~0.1%,余量去离子水;B相,其中B相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3~0.5%,1,2‑己二醇0.3~0.5%,1,2‑戊二醇1~5%;C相,其中C相包括异壬酸异壬酯5~10%、深海鱼油1~2%、油溶鱼子精华1~5%、鲟鱼籽酱提取物1~5%、生育酚乙酸酯0.1~0.2%,固化剂0.1~0.15%;大量鱼子精华储存于凝珠内部,使其不与空气接触,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鱼子精华酸败的可能性,在保持其保湿、抗氧化功效的基础上延长其保质期,而且鱼子精华的有效成分能够缓慢地在肌肤表面释放,深入渗透到皮肤角质层,同时还可为化妆品提高视觉效果,给消费者在使用感、体验感上更好的感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鱼子精华护肤微凝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追求由内而外的品质美已是当今消费者的方向,产品能够为皮肤和毛发补充营养的同时附带奢华高雅感,正博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厚爱。素有“软黄金“美称的鱼子酱,营养价值非常高,除了含有丰富的核酸、蛋白质之外,更含omega-3、omega-6必须脂肪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孕育生命所需的营养素,这些成分是肌肤再生的泉源。鱼子精华中主要功效成分是鲑鱼卵提取物,来自北美养殖鲑鱼,可让肌肤瞬间恢复水嫩充盈状态,有效锁紧水分,给肌肤带来持久滋润。优异抗氧化性能预防肌肤老化现象,重新唤醒疲倦暗沉的肌肤,赋予肌肤活力与弹力。鱼子精华可提供肌肤全方位的营养,是肌肤滋润、保湿、抚纹、防老,是比较完美的活肤养分。
另外,鱼子精华作为一种油溶性的营养物质,具有保湿修护、改善暗沉、减少皱纹和紧致肌肤的功效,将鱼子精华储存于微凝珠中,不仅能够延长其保质期,还能够使其在皮肤表面停留更久,更有利于对肌肤的渗透和吸收,全面提升肌肤的光泽感、保湿度以及紧致感。但是,传统的制备方法不利于有效成分的保留,很多有效成分不能有效渗透到皮肤角质层发挥其实际功效,造成浪费,同时美白功效成分在外界环境下很容易因自身不稳定而失活,稳定性不足,影响使用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鱼子精华护肤微凝珠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鱼子精华护肤微凝珠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
A相,其中A相包括丙烯酸树脂0.1~0.2%,黄原胶0.05~0.1%,余量去离子水;
B相,其中B相包括对羟基苯乙酮0.3~0.5%,1,2-己二醇0.3~0.5%,1,2-戊二醇1~5%;
C相,其中C相包括异壬酸异壬酯5~10%、深海鱼油1~2%、油溶鱼子精华1~5%、鲟鱼籽酱提取物1~5%、生育酚乙酸酯0.1~0.2%,固化剂0.1~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溶鱼子精华为野大豆油或北美养殖鲑鱼的鲑鱼卵提取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鲟鱼籽酱提取物为辛酸或癸酸甘油三酯或为来自欧鳇鱼、奥西特拉鲟、闪光鲟中至少一种的鲟鱼籽酱提取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剂为角鲨烷、蓖麻油、IPDI共聚物、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三庚精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鱼子精华护肤微凝珠组合物的微凝珠状态为透明或半透明或不透明。
一种鱼子精华护肤微凝珠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称取A相原料,升温至90℃-96℃,均质5~10min至丙烯酸树脂和黄原胶充分溶解,降温至70~80℃,备用;
S2、称取B相原料,搅拌加热至70~80℃,待对羟基苯乙酮充分溶解后,将B相投入步骤S1得到的A相中搅拌均匀,为水相;
S3、称取C相原料中的固化剂,升温至90℃-96℃,待固化剂熔化后,降温至70~80℃,加入剩余C相原料搅拌均匀,为油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植粹(惠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植粹(惠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31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敏载药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
- 下一篇:秸秆联合处理设备、总成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