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83037.0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5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向玉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拓普瑞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G01R31/3835;G01R31/382 |
代理公司: | 深圳维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827 | 代理人: | 盛天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充电 控制电路 电路 使用方法 设备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回路和充电回路,所述供电回路与所述充电回路连接;所述充电回路用于根据待充电电池电压选择充电接口;所述供电回路用于根据充电接口对所述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并在所述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调整充电速度直至将所述待充电电池充电至额定电压;
其中,所述供电回路包括:电压采集单元以及供电单元;所述电压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所述电压采集单元包括电阻R9,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串联,所述电阻R10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的一端还与电容C7一端串联,所述电容C7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所述待充电电池连接,所述电阻R9和R10直接采集的电压与单片机的数据接口P10连接;
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Z5、二极管D7,稳压二极管Z5的负极外接直流电源,二极管D7的阳极接所述待充电电池,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与稳压二极管Z5的阳极与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连接,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稳压二极管Z4的阳极接地,稳压二极管Z4并联有极性电容E2,极性电容E2负极接地,正极与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与三极管Q5的源极连接,三极管Q5的栅极接地,三极管Q5的漏极与电容C15的一端连接,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充电回路包括:
放大单元,所述放大单元包括电阻R72,电阻R72一端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单运放LM321的正输入端,电阻R72并联连接有电容C24,单运放LM321负输入端连接于电阻R74的一端,所述电阻R74的另一端接电源,单运放LM321的VCC端与电源连接,单运放LM32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7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73的另一端连接单运放LM321的负输入端,电阻R73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8;
恒流单元,所述恒流单元包括TPS54331芯片U4,芯片U4的VIN引脚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芯片U4的BOOT引脚与电容C32的一端连接,电容C32的另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连接,电感L2另一端与所述待充电电池连接,芯片U4的GND引脚与二极管SS3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SS34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32与电感L2之间,芯片U4的COMP引脚与电容C29的一端以及电容C31的一端连接,电容C29的另一端与电阻R42的一端连接,电容C31的另一端与电阻R42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3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4的EN引脚与电阻R41的一端连接,电阻R41的另一端与电阻C30的一端连接,电容C30的另一端与芯片U4的SS引脚连接,电容C30一端接地,芯片U4的VSENSE引脚与电阻R44的一端连接,电阻R4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漏极连接,三极管Q1的源极接地,三极管Q1的栅极与单片机连接,电阻R44一端与电阻R4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43的另一端与待充电电池连接。
2.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充电电池电压;基于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基于所述充电接口给待充电电池充电并获取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判断所述实时电压是否大于预设电压;
若所述实时电压大于所述预设电压,则获取电池充电策略以及待充电电池的额定电压;
基于所述电池充电策略,调整充电速度直至充电至所述额定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确定充电接口包括:
判断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是否小于临界电压;若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低于所述临界电压,则确定充电接口为第一接口;若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大于或等于所述临界电压,则确定充电接口为第二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路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池充电策略包括:
获取间歇充电控制信号;基于所述间歇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待充电电池从所述预设电压充电至额定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拓普瑞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拓普瑞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30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 下一篇:可调式股骨髓内钉开口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