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82548.0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71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郭洪娟;张旭;张泽波;郭宏健;郭剑;姜丹;孙喜峰;宋永健;李占庆;王文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精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N33/0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盛时永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室内环境 智能 监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室内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通过采集目标房间的空气流速分析目标房间室内空气流动度,并基于目标房间室内空气流动度和目标房间体积确定环境监测设备的放置数量,实现了室内环境监测设备放置数量的精确合理确定,大大提高了室内环境监测设备放置数量与放置需求的适配度,与此同时本发明实施室内环境监测采用的环境监测仪为多种环境监测设备的集成品,使用该环境监测仪能够代替多种环境监测设备,使得环境监测设备的设置更加方便快捷,极大减少了监测前的准备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监测效率,同时使得环境监测数据的读取更加简单易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室内环境中所花费的时间比重较大,但是如今由于室内装修污染物以及人们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室内环境隐患众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加强室内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然而目前对室内环境的监测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点、目前室内环境监测大都采用在室内放置环境监测设备的方式,其中环境监测设备的放置数量基本固定由室内空间体积决定,忽略了室内空气流动性对环境监测设备放置数量的影响,当室内空气流动性较大时使得室内环境存在一定的变动性,当室内空气流动性较小时使得室内环境变动不大,如果只以由室内空间体积确定环境监测设备的放置数量,就会导致环境监测设备的放置数量过多或过少,当过多时容易增加环境监测设备的放置成本,当过少时以当前的环境监测设备放置数量存在无法满足环境监测需求的隐患,进一步影响了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度。
第二点、由于影响室内环境安全的环境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包括多种因素,例如甲醛浓度、CO2浓度、HCHO浓度、TVOC浓度等,每个环境因素都需要相关的监测设备来监测,当通过环境监测设备进行室内环境监测时需要在室内放置多种传感器,一方面增加了监测前的监测设备放置准备工作,无形之中降低了监测效率;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环境监测设备的工作原理不同,使其监测响应时间存在差异,容易造成环境参数监测不同步,不利于环境监测数据的读取。
第三点、在利用环境监测设备进行室内环境监测时为了避免出现监测误差,一般都不会只监测一次,这样以来监测人员就会收集到大量的环境数据,但受监测设备的放置稳定性等其他干扰因素,使得并不是所有的环境数据都是有效的,对于监测人员来说需要从大量的环境数据中识别出有效环境数据,不仅加重了监测任务量,同时人为识别也存在识别可靠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有效环境数据识别结果的可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有效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目标房间空间体积获取模块,用于测量目标房间的长、宽和高,由此获取目标房间体积。
空气流动度采集分析模块,用于在目标房间内均匀设置若干采集点,并采集各采集点的空气流速,由此分析目标房间室内空气流动度。
环境监测点布设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房间室内空气流动度和目标房间体积确定环境监测点的布设数量及布设位置。
环境参数监测模块,用于对布设的环境监测点进行编号,并在目标房间内各环境监测点放置室内环境监测仪,由其从开始监测时起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监测相应环境监测点的环境参数。
有效环境数据识别模块,用于将各环境监测点在各监测时刻的环境参数进行相邻监测时刻对比,从中识别出各环境监测点对应的有效环境参数。
云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空气流动度对应的环境监测点布设密度。
室内环境质量解析模块,用于基于各环境监测点对应的有效环境参数解析目标房间对应的环境质量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精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精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25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