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5911.6 | 申请日: | 202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5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兰香;王加琪;李凌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506 | 分类号: | A61K31/506;A61K45/06;A61K31/7135;A61P35/00;A61P3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细胞 肺癌 奥希替尼 获得性 耐药 逆转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方法及应用。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方法为采用逆转药物与奥希替尼联用实现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逆转药物选自帕比司他、硼替佐米、卡非佐米、伏立诺他、金诺芬、罗米地辛或高三尖杉酯碱。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金诺芬的应用,所述金诺芬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NSCLC细胞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方法,对推动金诺芬和奥希替尼在肺癌临床治疗中的联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cancer,NSCLC)。由于该疾病早期无典型症状,接近7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不仅失去了手术机会,而且对常规化疗及放疗均不敏感,5年生存率仅约15%。近年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等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使得NSCLC的临床治疗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奥希替尼(Osimertinib,Osi)是首个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可选择性地与敏感突变型及T790M耐药突变型EGFR发生不可逆结合,阻断下游信号传导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鉴于其良好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该药被推荐用于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然而,绝大多数在用药初始阶段具有良好反应性的患者,9~14个月后均会出现获得性耐药现象,导致治疗失败、疾病进展。该现象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目前已发现的分子机制主要包括两大类:EGFR依赖性机制,如EGFR C797S突变等;EGFR非依赖性机制,如c-MET、HER2等代偿性信号通路建立以及病理组织类型转化等。为了克服Osi耐药、增强其疗效,除了目前正在研发的针对EGFR C797S突变的第四代EGFR-TKI外,寻找耐药逆转剂、探索联合治疗方案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帕比司他、阿司匹林及姜黄素对NSCLC细胞EGFR-TKI药物获得性耐药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但是特异性安全性更高、疗效稳定有效性更好的药物逆转剂还有待被进一步探索发现。
金诺芬是一种含金的化合物,1985年FDA批准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很多研究表明其可以单独作为一种抗癌药发挥作用,但是所需浓度较大,且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方法及应用,以提供一种全新的NSCLC细胞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方法,还可以提供一种金诺芬的新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经过大量的研究探索,从FDA批准的1470种药物分子库中高通量筛选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剂,即自帕比司他、硼替佐米、卡非佐米、伏立诺他、金诺芬、罗米地辛或高三尖杉酯碱,特别是金诺芬。研究结果显示,金诺芬能实现了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通过CCK-8、EdU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Transwell检测金诺芬和奥希替尼联用对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NSCLC细胞生长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进行评估,并通过CI值确定其协同作用。同时通过RNA-seq检测联合用药与单独用药后耐药株中差异变化的mRNA,目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用qRT-PCR和Western blot进行验证,药物联用明显抑制了耐药细胞株的生长增殖与侵袭、迁移能力,提高细胞凋亡率;联合用药后HSPB8和LC3-II/LC3-I上调导致自噬增多。从而证明了金诺芬和奥希替尼联用增强奥希替尼对NSCLC耐药细胞的敏感性,其机制与HSPB8的上调导致自噬增多有关,两者协同作用得到体内外验证。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方法,采用逆转药物与奥希替尼联用实现非小细胞肺癌奥希替尼获得性耐药的逆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59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