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配电工程智能配电安全监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5191.3 | 申请日: | 202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2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耀;丁小虎;张晓民;邓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永兴机电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48 | 分类号: | G01J5/48;G01J5/00;G01J5/02;G01J5/03;G01J5/04;A62C31/02;A62C3/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辜佳麒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配电 工程 智能 安全 监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配电工程智能配电安全监控设备,具体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电动推杆、齿板、齿轮、连接轴、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伸缩机构、热成像监测设备、抽吸泵、抽吸连接管、喷洒连接管和高压喷头,当需要监控较大的区域时,控制第二电动推杆伸长,带动伸缩机构向后旋转,从而提高可调式监控设备主体采集的区域,同时热成像监测设备对监控区域进行热成像采集,当部分区域温度较高或出现明火时,第三电动推杆带动交剪式伸缩架伸长使得高压喷头靠近高热区域,声光报警器自动报警,同时抽吸泵通过抽吸连接管对降温液进行抽取并通过喷洒连接管和高压喷头进行喷洒降温或灭火处理,提高了配电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配电工程智能配电安全监控设备。
背景技术
在对建筑配电工程进行施工作业时,为了对配电现场环境进行监测,经常需要使用到监控设备,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监控设备都是直接固定在较高位置的,不仅检修维护较为不便,而且难以根据不同监控需要来调节监控的距离远近,并且,当配电现场环境出现高温或明火时,容易对线路造成损坏,难以及时的进行降温或灭火处理,使得安全性较低,因此,研究一种新的建筑配电工程智能配电安全监控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配电工程智能配电安全监控设备,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监控设备不仅检修维护较为不便,而且难以根据不同监控需要来调节监控的距离远近,并且,当配电现场环境出现高温或明火时,容易对线路造成损坏,难以及时的进行降温或灭火处理,使得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配电工程智能配电安全监控设备,包括安装固定板,所述安装固定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固定板的顶部均通过第一电动推杆与同一个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滑动槽内设置有驱动机构。
所述支撑板底部固定有四个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通过连接结构与第二固定块铰接,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两个销轴,且两个销轴通过同一个连接杆固定连接,且两个销轴分别铰接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内。
四个第二固定块的正面与同一个伸缩机构的背面固定,所述伸缩机构的正面通过固定安装台安装有可调式监控设备主体,所述可调式监控设备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限位条,所述固定限位条内分别卡设有热成像监测设备和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的一端通过喷洒连接管与抽吸泵的出水端连通,所述抽吸泵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抽吸泵的进水端通过抽吸连接管与存放箱的一侧相连通,且存放箱固定连接在支撑板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与上方前侧的两个销轴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且连接轴外部卡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板啮合,所述齿板卡接在第一滑动块底部,所述第一滑动块滑动在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一滑动槽内壁通过安装块与第二电动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与齿板的一端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两个连接板,且两个连接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第二滑动槽,且第二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块,两个第二滑动块的相对面与两个连接板的相对面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块,且四个铰接块通过同一个交剪式伸缩架活动连接,其中一个第二滑动块的一端与第三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动推杆卡接在连接板的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滑动槽的形状为燕尾形,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形状与第二滑动槽的形状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存放箱的正面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存放箱的顶部设置有补料口,且存放箱的顶部设置有声光报警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滑动槽的形状为燕尾形,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形状与第一滑动槽的形状相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永兴机电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永兴机电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51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