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水集水井系统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4875.1 | 申请日: | 202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91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行;雷鸣;祝嫣然;李思庆;伍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育英智慧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502 | 代理人: | 陶娥 |
地址: | 3100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水 集水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雨水集水井系统,包括多个设有井盖的井池和容纳槽,所述井池和所述容纳槽相邻设置,且一一对应;井池内靠近其顶部的位置设过滤装置,井池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收集装置,井池的侧面分别设置多个与其连通的一类排水管和二类排水管,一类排水管远离井池的一端连通污水管网和/或污水处理系统,二类排水管远离井池的一端连通雨水管网和/或渗井。同时还公开了一种雨水集水井系统的使用方法。本方案不仅可有效解决雨水管道堵塞和城区雨水洪涝问题,而且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也得到了有效的分类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同时,泥沙也被有效收集,在经过简单筛分可用于建筑施工或作为建材出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外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水集水井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雨水集水井是人工建造的一种利用自然降水进行雨水调蓄和再利用的工程设施,通过收集、储存和调节城市区域内的降雨径流来补充地下水或作为景观用水。
目前普遍使用的雨水集水井不具有沉砂装置,容易导致泥沙沉积在井内,并在后续排放过程中进入雨水和污水管道系统,进而堵塞管道,清理更困难;尤其是初期雨水,混杂了大量泥沙增加了其处理难度;部分带有沉砂井的雨水集水井需要直接从井内清掏沉积的泥沙,无法彻底清理干净,并且操作费力;此外,雨水集水井通常单点设置,连续进水、连续出水,泥水分离效果较差,容易发生堵塞导致冒水现象频发,暴雨天气时尤甚。雨水集水井并未切实发挥减缓雨水洪涝和地下水位下降、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和水土流失、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雨水集水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同时还提供一种雨水集水井系统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集水井系统,包括多个设有井盖的井池和容纳槽,所述井池和所述容纳槽相邻设置,且一一对应;
所述井池内靠近其顶部的位置设过滤装置,所述井池内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收集装置,所述井池的侧面分别设置多个与其连通的一类排水管和二类排水管,所述一类排水管远离所述井池的一端连通污水管网和/或污水处理系统,所述二类排水管远离所述井池的一端连通雨水管网和/或渗井。
优选的,所述井池朝向所述容纳槽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出口,所述井池通过该出口与所述容纳槽连通,在所述井池的出口处设有能够将该出口打开或关闭的自动挡板。
如此设置,当需要将沉积物或过滤物排入容纳槽中时,自动挡板打开,井池与容纳槽连通,当井池进水时自动挡板关闭。
优选的,所述井盖上设有雨水过孔,所述井盖包括双层盖板,该双层盖板之间设有中空区域,该中空区域内活动设有可移动斑块,所述可移动斑块由电磁铁调节器控制,且所述可移动斑块能够将所述雨水过孔打开或关闭。
如此设置,电磁铁调节器开启且同组电磁铁调节器与可移动斑块的相邻磁极磁性相同,可移动斑块从双层盖板之间的中空区域弹出,将雨水过孔关闭,此时井盖呈闭合状态。电磁铁调节器开启且同组电磁铁调节器与可移动斑块的相邻磁极磁性相反,可移动斑块缩回双层盖板之间的中空区域内,雨水过孔打开,此时井盖呈打开状态。
优选的,所述井池的内壁上设有井池水平传送轨道,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设容纳槽水平传送轨道和竖直传送轨道,所述井池水平传送轨道和容纳槽水平传送轨道齐平,所述过滤装置通过第一回转轴承连接在所述井池内,且所述过滤装置能够沿所述井池水平传送轨道、容纳槽水平传送轨道和竖直传送轨道移动。
当需要将过滤物排入容纳槽中时,过滤装置沿井池水平传送轨道水平移动后进入容纳槽水平传送轨道移动,此时过滤装置进入容纳槽内,然后沿竖直传送轨道移动到位后在第一回转轴承的作用下翻转后将过滤物排入容纳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4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