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振动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66727.5 | 申请日: | 202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2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丁一;高霞;胡骞;娄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9/00 | 分类号: | G01H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陈媛婧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振动 监测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光纤振动监测装置,其中,光纤振动监测装置包括:板卡本体,接入于波分设备的光层中,板卡本体包括;发送组件,发送组件用于生成发送对光纤振动进行监测的激光;接收组件,接收组件的输入端与发送组件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激光对光纤振动进行监测;主控模块,连接于发送组件的输入端和接收组件的输出端,用于控制发送组件生成激光,和/或根据接收组件确定光纤的振动监测结果。通过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不占用光纤的业务分路和增加第三方平台的前提下,实现对光纤振动的及时监测,有效降低外破导致光缆中断的概率,既保障了光缆的性能及可靠性,又提升了运维的及时性。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基建工程的增多造成光纤光缆外破事故频发,传统监测方式是使用φ-OTDR仪表或者sagnac干涉仪表进行光缆异常振动监测,但是现有光纤振动监测方案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1)业界φ-OTDR仪表体积高达4U,部署环境复杂,设计及施工难度大,不适用于大规模部署。该仪表内部通常集成调制驱动、上位机、多个耦合器等元器件,无法实现轻量化,不适用于运营商光网络大规模监测需求。此外运营商网管系统具有数据分析功能,因此仪表内的上位机与多个数据处理芯片是冗余的。
(2)sagnac干涉仪表存在监测光缆必须成环的弊端,且由于为非分布式监测,对于光缆异常振动不敏感,因此同样不适用于运营商光网络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振动监测装置,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光纤振动方案可靠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光纤振动监测装置,包括:板卡本体,接入于波分设备的光层中,所述板卡本体包括;发送组件,所述发送组件用于生成发送对光纤振动进行监测的激光;接收组件,所述接收组件的输入端与所述发送组件的输出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激光对所述光纤振动进行监测;主控模块,连接于所述发送组件的输入端和所述接收组件的输出端,用于控制所述发送组件生成所述激光,和/或根据所述接收组件确定所述光纤的振动监测结果。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组件包括:
激光发送模块,所述激光发送模块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控制所述激光发送模块生成所述激光。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光纤放大模块,所述第一光纤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激光发送模块的输出端,所述激光通过所述第一光纤放大模块进行放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组件还包括:
环形器,所述环形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光纤放大模块的输出端,经所述第一光纤放大模块放大后的激光输入至所述环形器,所述环形器基于瑞利散射生成所述光纤振动的监测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激光发送模块包括窄线宽激光器,所述窄线宽激光器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以根据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指令生成指定线宽的所述激光。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窄线宽激光器集成有面向服务的架构的一体化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组件包括:
第二光纤放大模块,所述第二光纤放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环形器的输出端,用于对所述监测信号进行放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光纤放大模块包括集成有PIN和掺铒光纤放大器的一体化组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收组件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667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