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65671.1 | 申请日: | 2023-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8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E02D15/04;E02D5/34;B65H75/44 |
代理公司: | 安徽深蓝律师事务所 34133 | 代理人: | 马晓婷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施工 混凝土泵 软管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支架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在支架的内侧,所述支架上连接有支撑轴,且支撑轴的外侧转动设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通过启动部驱动旋转,所述旋转体的外侧设有螺旋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块;本发明通过旋转体来盘放泵送软管,可以释放旋转体上的泵送软管,也方便收纳更多泵送软管,避免造成桩机头划破软管和软管拖地叠加,收纳长度可以随着护筒移动和旋转体旋转做到自动调节,组合收放,不同环境适应能力强,避免软管损坏,延长软管的使用寿命,避免大量人工投入拖拽软管,节约成本,保障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层小区的建筑中,无论是为了防止地基基础下沉所使用的摩擦桩端承桩还是防止筏板基础上浮所使用的抗浮桩,都会用到桩机施工,桩机使用应用范围很广,小到地基基础施工,大到基坑支护使用,灌注桩就是我们最常见的桩机施工方式。
传统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的软管都是连接在桩机顶部的,水平部分采用随地拖拽的方式,当桩机旋转头升高时,混凝土泵送软管会随着桩机头的提高而被拉高;当随着桩机头连着搅拌杆降入地面以下土层时,软管会随着桩机头的下降而无“组织”的缠绕在一起,存在以下问题:
1.泵送软管随着桩机头的降落而无规则的叠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产生无规则的褶皱裂缝,减少软管使用寿命,导致提前报废;
2. 泵送软管会随着桩机头的快速降落而撞击甚至缠绕到旋转体上,轻则被旋转体割破,重则缠绕交织在一起;
3.泵送软管下落交织在一起将影响再次泵送混凝土,从而增加管内压力,加剧了安全隐患;
4.传统的软管防叠加措施都是采用人工拖拽软管来实现,效率低,且地面泥泞不便,容易造成人员跌伤和机械伤害事故;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该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灌注桩施工混凝土泵送软管收放装置,包括支架和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设在支架的内侧,所述支架上连接有支撑轴,且支撑轴的外侧转动设有旋转体,所述旋转体通过启动部驱动旋转,所述旋转体的外侧设有螺旋轴;
所述转轴的一侧连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通过驱动部驱动移动,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设有护筒,所述护筒套设在旋转体的外侧,所述护筒和旋转体之间形成收纳空间。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旋转体用于缠绕泵送软管,所述螺旋轴用于收放泵送软管至收纳空间的内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轴上端延伸出所述旋转体,且支撑轴的上端设有顶板,所述启动部设在顶板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启动部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一齿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顶板,所述第一齿轮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体的上端设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适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有内槽,所述驱动部包括螺纹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螺纹丝杆转动设在内槽的内部,所述第二电机设在支撑架的顶部,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丝杆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设有螺母块,且螺母块延伸至内槽的内部,所述螺母块与所述螺纹丝杆相适配。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的下方设有底座,且底座上的四角处均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到地面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架的一端转动设有蜗轮,且蜗轮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蜗轮下方位置处的所述支架上设有轴板,且轴板的内侧转动设有蜗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656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