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心风扇出口导叶的粘接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64535.0 | 申请日: | 2023-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0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周起帆;魏立峰;史奎;李锡川;沈鹏飞;徐鲲濠;崔慧然;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0 | 分类号: | B29C65/50;B29C65/54;B29C65/78;B29L31/08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黄莹;张宁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 风扇 出口 装配 方法 | ||
1.一种空心风扇出口导叶的粘接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主体件、蜂窝板、盖板和胶膜进行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主体件上设置蜂窝腔和盖板腔,蜂窝腔和盖板腔构成台阶腔;
确定所述蜂窝板和所述盖板的粘接区;
准备真空袋、隔离膜和透气毡;
S2:将准备好的所述胶膜分别粘贴在所述盖板和所述蜂窝板的所述粘接区上;
S3:将所述蜂窝板放到主体件的蜂窝腔的中心位置,所述蜂窝板的边缘与所述蜂窝腔的内壁保持均匀的蜂窝板安装间隙;
确认所述蜂窝板安装间隙为预设的距离数值后,将所述蜂窝板上的胶膜压紧;
S4:确认所述蜂窝板上的定位区域;
所述定位区域位于所述蜂窝板上端面,沿着所述蜂窝板边缘的形状,以所述蜂窝板边缘为起点与所述蜂窝板的边缘均匀等距的带状区域;
S5:将搅拌均匀的封边粘接剂均匀地打在所述蜂窝板安装间隙和所述定位区域内;
清理掉所述蜂窝板安装间隙和所述定位区域以外的封边粘接剂;
S6:将所述盖板安装到盖板腔中,所述盖板的边缘与所述盖板腔的内壁设置均匀的盖板腔安装间隙;
确认所述盖板安装间隙为预设的距离数值后,将所述盖板上的胶膜压紧;
S7:将所述隔离膜和所述透气毡依次覆盖到所述盖板上,位于盖板上的所述粘接区上方;
S8:将所述隔离膜、所述透气毡和预粘在一起的叶片部件共同放入到所述真空袋中;
将真空阀均匀地设置在所述盖板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所述真空阀至少设置2个;
S9:将所述真空袋防止到热压罐中,将所述真空阀连接真空泵管路,进行预真空工序;
S10:持续进行抽真空,当真空度达到预设的标准值后停止抽真空;
关闭所述热压罐的罐门,进行加压升温,对胶膜和封边粘接剂进行固化;
S11:固化工序完成后,充分降温,取出所述真空袋和固化后的叶片;清理叶片,完成空心风扇出口导叶装配工序;
步骤S7中,所述透气毡的面积足够覆盖所述主体件上每个尖锐部位,使用透气毡覆盖到所述盖板的粘接区上方的同时,确保所述透气毡将所述主体件上每个尖锐部位都包裹住;
通过盖板在高度方向上对蜂窝板进行定位,通过封边粘接剂在蜂窝板的水平方向上对蜂窝板进行定位,确保蜂窝板在加热固化的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无需对蜂窝板单独设置定位结构;
组装时,在蜂窝板的边缘与蜂窝腔的内壁留有均匀的蜂窝板安装间隙GAP1,在盖板的边缘与盖板腔的内壁留有均匀的盖板腔安装间隙GAP2;
蜂窝板安装间隙GAP1≤1.5mm;
盖板腔安装间隙GAP2取值为0.5±0.15mm;
盖板粘接区的胶膜初始是固态,但是在热固化过程中,会经过一段熔融状态的过程,呈流体状,在真空袋中处于真空状态时,真空带来的负压将熔融状态的胶膜吸附到盖板腔安装间隙中;无需专门为盖板腔安装间隙设置专门工序进行注胶,通过盖板区域的胶膜在热固化过程中产生的部分溢胶将盖板腔安装间隙GAP2填满,强化盖板和主体件之间的结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心风扇出口导叶的粘接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对主体件、蜂窝板、盖板和胶膜的所述准备工作包括:
a1:使用清洁剂清理所述粘接区;
a2:在所述主体件上位于所述蜂窝板的粘接区外圈的位置上,沿着所述蜂窝板边缘设置高温胶带作为溢胶保护;
a3:在所述主体件上位于所述盖板上粘接区外圈的位置上,沿着所述盖板边缘设置一圈高温胶带作为溢胶保护;
a4:裁剪胶膜,得到与所述蜂窝板和所述盖板的粘接区形状相同的胶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心风扇出口导叶的粘接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用针对所述主体件上每个尖锐部位专门设置的透气毡将每个尖锐部位二次包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心风扇出口导叶的粘接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阀设置2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盖板长度方向上的1/3和2/3的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空心风扇出口导叶的粘接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真空工序包括以下操作:
b1:以预设的频度逐步提高空气抽取量;
b2:抽气过程中,确认所述真空袋的密封性;
b3:抽气过程中,在所述主体件上叶根和叶顶位置的结构转接处,调整所述真空袋,使真空袋与所述叶片的形状贴合设置,所述真空袋与所述主体件之间的空隙应在0-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透平叶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645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