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河谷地形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59401.X | 申请日: | 202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6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盛川;郝玉鹏;罗超;马鸿睿;闫杰宇;王龙飞;姜鹏;曹晓雨;冯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秦敏华 |
地址: | 05004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河谷 地形 桥梁 地震 反应 分析 方法 装置 终端设备 | ||
1.一种跨河谷地形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沿河谷横断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为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设置土体材料属性,所述土体材料属性包含剪切波速、压缩波速、阻尼比、泊松比和弹性模量;
基于Rayleigh波在土体内的解析解,求解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中自由场土体节点的解析解;
基于所述自由场土体节点的解析解计算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的第一等效力荷载,根据所述第一等效力荷载确定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中任意节点的地震动时程响应;
根据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建立三维土体模型,基于所述三维土体模型构建河谷-桥梁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中任意节点的地震动时程响应确定所述河谷-桥梁三维模型的第二等效力荷载,并基于所述第二等效力荷载确定所述河谷-桥梁三维模型的地震动时程响应;
所述基于Rayleigh波在土体内的解析解,求解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中自由场土体节点的解析解,包括:根据Rayleigh波解析解和预设水平地震动时程,计算地表原始计算点的位移时程响应,所述位移时程响应包括所述原始计算点的竖向位移时程以及与所述原始计算点沿深度变化的预设范围内节点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通过傅里叶变换将所述原始计算点的位移时程响应转换为基于频率的频率位移响应,以及将Rayleigh波解析解变换为基于频率的公式,得到Rayleigh波基于频率的传递函数;通过所述频率位移响应和所述传递函数,确定任意节点基于频率的位移响应;对所述任意节点基于频率的位移响应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该任意节点基于时域的位移时程;根据任意节点基于时域的位移时程,通过Newmark-β法计算该任意节点的速度时程和加速度时程,生成Rayleigh波自由场时程;
所述根据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建立三维土体模型,基于所述三维土体模型构建河谷-桥梁三维模型,包括:在保证峡谷地形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对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拉伸,采用3D实体单元对土体进行三维模拟,得到三维土体模型,所述三维土体模型的土体材料属性与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土体材料属性一致;建立拱桥模型,将所述拱桥模型设置在三维土体模型中的河谷上方,得到河谷-桥梁三维模型,拱桥与土体连接的节点采用刚化固结的方式进行连接;
所述根据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中任意节点的地震动时程响应确定所述河谷-桥梁三维模型的第二等效力荷载,并基于所述第二等效力荷载确定所述河谷-桥梁三维模型的地震动时程响应,包括:确定所述河谷-桥梁三维模型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河谷地形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沿河谷横断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为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设置土体材料属性,包括:
选择包含深切河谷地形的矩形目标区域,并构建所述矩形目标区域的二维有限元模型;
为所述二维有限元模型设置土体材料属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铁道大学,未经石家庄铁道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940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