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急管理及紧急疏散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57392.0 | 申请日: | 2023-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9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屈向明;陶霞;张明洋;苏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城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26 | 分类号: | G06Q50/26;G06Q10/063 |
| 代理公司: | 深圳茂达智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4 | 代理人: | 徐文军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管理 紧急 疏散 方法 | ||
1.一种应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00:获取灾害信息;
S200:根据灾害信息制定相应的灾害应急预案;
S300:根据灾害应急预案和从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获取应急救灾部门、消防队、解放军以及志愿者等抢险救灾人员情况;
S400:根据对应的灾害应急预案,调动最合适的离灾害场所最近的相关救灾人员和救灾设备支援灾害发生场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0中灾害发生后通过110、119、120等紧急报警电话获取灾害信息,或者通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了解灾害情况,灾害信息具体包括灾害类型、灾害位置、建筑模型、天气情况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00中依据步骤S100中获取的灾害信息并结合过往抢险救灾的经验制定应急预案,并通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进行公布、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0中根据对应的灾害应急预案、应急救灾部门、消防站的实际情况,对附近的志愿抢险人员和救灾设备进行选择性调度。
5.一种紧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上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应急管理方法执行过程中对受灾人员进行疏散包含以下步骤:
S401: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获取灾情后立即通过网络获取灾害场所与周边位置的建筑图以及受灾群众分布情况;
S402:将获取的信息发布通知到参与救灾的所有的抢险救灾人员;
S403:抢险救灾人员依据建筑图以及受灾群众分布情况优先疏散关键通道以及区域人员;
S404:剩余的待疏散人员疏散所需要时间与紧急情况发生时允许的紧急疏散的时间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应急处理;
S405:疏散结束由救灾人员后对灾害场所以及周边场地的疏散现场进行检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紧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4中由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将剩余的待疏散人员疏散所需要的时间(T1)与紧急情况发生时允许的紧急疏散的时间(T2)进行比较,比较结果产生以下步骤:
S441:当T1>T2时,通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中的应急广播告知待疏散人员最短疏散路线;
S442:当T1<T2时,通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中的应急广播告知待疏散人员寻找安全位置进行躲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紧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02中户取得灾害场所与周边位置的建筑图以及受灾群众分布情况通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进行发布通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紧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疏散所需要的时间是通过计算该受灾区域距离最近安全地点的最远的距离除以人正常走路的速度,允许受灾区域人员紧急疏散的时间是根据该紧急情况蔓延对受灾区域以及是否会阻塞安全通道等情况而模拟出的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紧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疏散所需要的时间在计算过程中应当依据实际情况加上建筑物的楼层高度,并依据正常步行下楼速度计算下楼所需时间。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紧急疏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42中安全位置应结合灾害的实际情况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判定,并通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中的应急广播告知待疏散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城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龙城城市运营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73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