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豇豆控旺增产栽培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57140.8 | 申请日: | 2023-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9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方贯娜;庞淑敏;李甜瑞;李冬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蔬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40 | 分类号: | A01G22/40;A01G7/06;A01C21/00;C05G3/00;C05G3/60;C05G1/00;A01N59/26;A01N59/16;A01N37/42;A01N47/24;A01N33/22;A01P21/00;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博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7 | 代理人: | 荣永辉 |
地址: | 45005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豇豆 增产 栽培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豇豆控旺增产栽培管理方法,包括整地与播种、水肥管理、药剂控旺、以及整枝打杈。本发明通过增施生物菌肥和有机碳肥,使豇豆能够形成健壮的营养体,为丰产打下基础。开花前通过喷施控旺剂,采用促、控结合,长效配合短效的方法调节植株生长,促进植株早开花、多开花。开花结荚期通过多次喷施叶面肥,为植株补充各种营养元素,防止落花落荚和植株早衰。以上方法再配合合理密植和整枝打杈,使得豇豆栽培过程中植株健壮,能够提前3‑5天开花,且产量可提高20%左右,荚条顺直、不鼠尾,其商品性大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蔬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豇豆控旺增产栽培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豇豆为豆科豇豆属一年生蔓生性蔬菜,喜温耐热,在我国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豇豆生长期多处于高温季节,生产上常因高温、高湿等不良条件而导致植株贪长、旺长,主要表现为节间长,侧枝多,叶片大且薄,叶片颜色较浅。旺盛的营养生长常常造成豇豆开花晚,始花节位高,结荚数量少。高温条件下,豇豆花粉活力下降造成授粉授精不良,因此落花落荚现象常有发生。另外植株旺长还会使其抗性降低,病虫害发生率大大增加,再加上豇豆栽培技术相对简单,因此其栽培过程中管理相对比较粗放,技术水平也比较低,这就造成豇豆单产水平不高、而且生产中产量时高时低,种植效益也就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也是影响我国豇豆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豇豆生产上存在的极易旺长的问题,提供一种豇豆控旺增产栽培管理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叶面喷施包含多种成分的控旺剂和叶面肥调节植株生长,同时结合合理密植、整枝打杈等栽培手段达到促花保果,提高产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整地与播种:选择地势平整,排水良好,有灌溉条件,两年内未种植过豆类蔬菜的地块,深翻土壤,每亩施入有机肥2000-2500kg,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60kg,生物菌肥1-2kg,耙平后按1.5-1.8m行距起垄,垄上铺盖地膜后备用,整地后选择饱满的种子进行足墒播种,1垄双行种植,行距40-50cm,株距30-35cm,每穴播种2-3粒;
水肥管理:豇豆出齐苗后插杆搭架并及时引蔓上架,开花前尽量控制水分,第一层花序坐荚后开始浇水追肥,以后每间隔5-7天追肥一次,同时每间隔7-10天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
药剂控旺:株高达到80-100cm时,叶面喷施豇豆控旺剂配方1,7-10天后,叶面喷施豇豆控旺剂配方2,5-7天后,若植株控旺效果不理想,可继续喷施豇豆控旺剂配方2控旺1-2次;
整枝打杈: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抹掉,主蔓中上部侧枝留2-3片叶后摘心,当主蔓长到2m以上时打顶,以便控制营养生长。
优选的是,所述一种豇豆控旺增产栽培管理方法中,豇豆控旺剂包括配方1和配方2,其中所述的配方1包含下述重量体积比的物质:调环酸钙0.07-0.1g/L,磷酸二氢钾2-5g/L,尿素2-5g/L,吡唑醚菌酯0.6-1g/L,余量为水;所述的配方2包含下述重量体积比的物质:调环酸钙0.07-0.1g/L,磷酸二氢钾2-5g/L,钼酸铵0.1-0.3g/L,复硝酚钠0.005-0.01g/L,吡唑醚菌酯0.6-1g/L,余量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未经郑州市蔬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7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