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应急桥接公交驻车点选址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56499.3 | 申请日: | 2023-05-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9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帅;刘昱岗;詹雨;张游;任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16/29;G06Q10/0639;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徐骥 |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轨道交通 网络 应急 公交 驻车点 选址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地铁应急公交驻车点选址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应急桥接公交驻车点选址方法,包括:S1、识别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站点;S2、分析所述轨道交通网络中应急桥接公交的调度和运行效果得到应急桥接公交的救援能力;S3、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节点的临界属性、驻车点向中断区间输送桥接车辆的能力、驻车点派出的应急桥接车辆的救援能力作为三个节点指标建立驻车点效果评价模型来评价驻车点网络的效果;S4、基于所述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站点以及驻车点效果评价模型建立桥接公交驻车点选址模型并求解,最终得到最优的驻车点方案。本发明能够获得适用性更广的驻车点选址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应急公交驻车点选址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应急桥接公交驻车点选址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环保、高效、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方式,成为大中小城市的骨干网络,在城市客运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向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对本区段线路甚至是对整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都会造成巨大的冲击。应对突发事件时,轨道交通管理部门主要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公交接驳,现阶段大多采用驻车点的形式:通过分析交通网络的脆弱性,得到网络的关键节点,并将驻车点设置在关键节点周围,同时将桥接公交储蓄在驻车点处,以供突发破坏性事件时可以及时调度桥接公交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国内外关于应急桥接公交驻车点的选址研究已经有了初步进展。例如:①考虑最小救援时间,以网络脆弱性为基础构建以接驳需求点为圆心反向覆盖应急桥接公交驻车点的驻车点覆盖模型;②考虑最少建设费用,构建最优资源配置的应急桥接公交驻车点选址模型;③均衡救援效率和救援成本的P-中值应急桥接公交驻车点选址模型。但是现有背景技术存在如下缺陷:(1)驻车点的选址结果并未和桥接车辆的调度、运行相结合,并未将桥接车辆在中断区间的运行效果和运行方式纳入选址结果评价指标体系;(2)现有技术提出的优化目标或驻车点评价指标大多为经验加权复合指标,驻车点选址模型的效果受到主观判断影响较大,并不能形成普适的驻车点选址效果评价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应急桥接公交驻车点选址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应急桥接公交驻车点选址方法,包括:
S1、识别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站点;
S2、分析所述轨道交通网络中应急桥接公交的调度和运行效果得到应急桥接公交的救援能力;
S3、基于轨道交通网络的节点的临界属性、驻车点向中断区间输送桥接车辆的能力、驻车点派出的应急桥接车辆的救援能力作为三个节点指标建立驻车点效果评价模型来评价驻车点网络的效果;
S4、基于所述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站点以及驻车点效果评价模型建立桥接公交驻车点选址模型并求解,最终得到最优的驻车点方案。
作为优化,S1的具体步骤为:
S1.1、基于Space-L建立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图,将所述轨道交通网络抽象成由一个第一节点集V和第一边集E构成的第一网络图G=(V,E),V={v1,v2,v3,…vn},其中,n为节点的总数量,每个节点即为地铁站点,V表示所有地铁站点的集合,E表示所有地铁站点间的线路的集合,所述地铁站点即为轨道交通网络的站点;
S1.2、计算所述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图的节点度节点脆弱性ΔE0(p)、节点客流量P(p),所述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图的节点度具体为:
所述轨道交通网络拓扑图的节点vp脆弱性ΔE0(p)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6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