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化内置导引钢丝的密闭式动脉穿刺针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41840.8 | 申请日: | 202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0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宫钰;郁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215 | 分类号: | 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李庆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内置 导引 钢丝 密闭式 动脉 刺针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内置导引钢丝的密闭式动脉穿刺针,包括一软管针、一内置钢针、一引导钢丝和一固定件;所述软管针中空并套设于所述内置钢针外;所述内置钢针的第一端自所述软管针首端伸出,所述内置钢针的第二端连通一观察部,所述观察部中空并自所述软管针尾端开口伸出;所述引导钢丝部分穿设于所述内置钢针内并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观察部。本发明的一种一体化内置导引钢丝的密闭式动脉穿刺针,在无超声引导技术辅助下提高凝血功能差或者动脉走形迂曲等血管穿刺条件困难的临床患者的外周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并减少重复穿刺带来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内置导引钢丝的密闭式动脉穿刺针。
背景技术
动脉穿刺置管术是指在外周动脉内(通常选择桡动脉,也可以选择足背动脉、肱动脉)置入一个套管,然后连接外接装置(压力传感器)来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适用于各类危重病人和一些复杂的大手术以及不能进行无创测压者等患者。动脉穿刺置管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直接测定动脉血压,相对于临床上常用的溴代听诊器的测定血压的办法,动脉血管的有创的血压测定更能及时、准确的、动态的反映出血压的变化,可以严格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此外保留动脉穿刺导管也便于反复多次获取血液标本,减少危重患者频繁静脉采血的次数,尤其是呼吸功能不全需要多次检测血气分析的患者。
外周动脉穿刺置管术包括无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术和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置管术。无超声引导下外周动脉穿刺置管术包括直接置管法和穿透法,前者的操作步骤为先确定动脉搏动部位、走向、选好进针点;以2%利多卡因局麻穿刺点;针体与皮肤夹角呈30°~45°,缓慢进针直至针芯回血,压低套管针向前推进2mm~3mm;略退针芯可见有持续回血,此时前推外套管,撤出针芯;套管尾部向外搏动性喷血;连接压力传感器后可从监护仪显示和心率一致的动脉波形可认为穿刺置管成功;后者操作较前者略有变化:缓慢进针至针芯回血,前推1~2mm(撤出针芯应无回血),撤出针芯,用2ml或者5ml注射器空针接在套管针尾部回血时套管缓慢后退,喷血时停止退针,前推套管;继续前推套管无阻力,注射器空针可通畅抽吸动脉血,此时连接压力传感器后可从监护仪显示和心率一致的动脉波形可认为穿刺置管成功。该操作流程不宜反复重复操作,尤其凝血功能差和血管条件差、严重低血压的患者,也容易造成穿刺部位血肿和血管痉挛。
超声引导下外周动脉穿刺置管术则是借助超声确定动脉血管位置以及穿刺点并在超声的引导下完成整个置管过程,该过程呈可视状态,可以随时调整进针的角度以及观察到针尖是否从合适的入路穿刺至血管中心位置;但是该操作适合具有超声操作经验的临床医生以及具备超声机器的医疗机构和科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内置导引钢丝的密闭式动脉穿刺针,在无超声引导技术辅助下提高凝血功能差或者动脉走形迂曲等血管穿刺条件困难的临床患者的外周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并减少重复穿刺带来的损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一体化内置导引钢丝的密闭式动脉穿刺针,包括一软管针、一内置钢针、一引导钢丝和一固定件;所述软管针中空并套设于所述内置钢针外;所述内置钢针的第一端自所述软管针首端伸出,所述内置钢针的第二端连通一观察部,所述观察部中空并自所述软管针尾端开口伸出;所述引导钢丝部分穿设于所述内置钢针内并通过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观察部。
优选地,所述观察部透明或形成一透明窗口。
优选地,所述软管针还包括一设备连接管路;所述设备连接管路连接于所述软管针邻近所述尾端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软管针还包括一封口塞,所述封口塞与所述尾端开口配合并连接于所述软管针。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采用塑料卡片,所述引导钢丝穿设并连接于所述固定件的中部。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在所述引导钢丝的连接部的两侧形成断裂线。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18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