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闭口式抗形变钢筋桁架楼承板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37252.7 | 申请日: | 202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5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彭大伟;马小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汉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36 | 分类号: | E04B5/36;E04C5/01;E04C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经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04 | 代理人: | 吴仁芬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闭口 形变 钢筋 桁架 楼承板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闭口式抗形变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底板和钢筋桁架,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公卡扣和母卡扣,在所述公卡扣和所述母卡扣之间所对应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组,所述加强筋组上焊接有所述钢筋桁架;相邻所述加强筋组之间所对应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朝下的闭口型肋,所述闭口型肋的腔槽中用于挂载挂钩。本方案不仅结构简单,强度好,与混凝土浇筑时结合效果好,而且拼接方便,在不影响美观的同时,为日后装修预留顶部装修用于挂载的腔槽,可有效降低装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口式抗形变钢筋桁架楼承板。
背景技术
钢筋桁架楼承板是由钢筋桁架与底板组合而成的承重板。施工时,先将底板通过栓钉固定在梁上,然后向钢筋桁架上浇筑混凝土。可明显减少传统现场钢筋绑扎工程量,加快施工进度。其中,传统的钢筋桁架是以钢筋为上弦、下弦及腹杆,通过电阻点焊连接而成的桁架。然后采用人工或自动焊接的方式将钢筋桁架与底板进行焊接构成成品钢筋桁架楼承板。
由于传统的底板均采用镀锌底板,因此,要想提高浇筑时承载混凝土的重量压力,就需要提高镀锌底板的厚度,但是厚度的提高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成本。
此外,传统的镀锌底板地面多为平整面,当浇筑完成后,若需要在房顶安装灯具等,就需要对房顶进行开槽,无形中增加了装修的成本。
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该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闭口式抗形变钢筋桁架楼承板,用以解决传统楼承板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增加底板厚度以应对混凝土重量二造成的成本增加,以及在装修过程中需要对浇筑面进行开槽带来的装修成本增加的问题。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闭口式抗形变钢筋桁架楼承板,包括底板和钢筋桁架,在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匹配的公卡扣和母卡扣,在所述公卡扣和所述母卡扣之间所对应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加强筋组,所述加强筋组上焊接有所述钢筋桁架;相邻所述加强筋组之间所对应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朝下的闭口型肋,所述闭口型肋的腔槽中用于挂载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成拱形,弧度为20°~40°。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组包括相互对称的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对应的,所述钢筋桁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腹杆和第二腹杆,所述第一腹杆与所述第二腹杆的顶部分别与上弦钢筋焊接,在所述第一腹杆和所述第二腹杆的外侧分别焊接有相互对称的第一下弦钢筋和第二下线钢筋;所述第一腹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一加强筋焊接,所述第二腹杆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加强筋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所述上弦钢筋、所述第一下弦钢筋和所述第二下线钢筋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加强筋与所述第二加强筋之间所对应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若干凸起的十字形凸肋。
进一步地,所述闭口型肋包括所述底板垂直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的顶部连接有第五侧板,对应的,所述第二侧板的顶部连接有第四侧板,所述第四侧板的顶部连接有第六侧板,所述第五侧板与所述第六侧板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所述第五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构成用于挂载所述挂钩的所述腔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分别与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六侧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五侧板之间的夹角为60°~9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宽度为5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汉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汉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72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