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用充电桩充电电流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35785.1 | 申请日: | 202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8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芯瑞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2 | 分类号: | B60L53/62;B60L53/66 |
代理公司: | 山东孔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405 | 代理人: | 刘子成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用 充电 电流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家用充电桩领域,具体说是家用充电桩充电电流控制系统。它的特点是包括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适配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对家用充电桩的电源电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流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充电桩的电流,并根据家用充电桩的电源电流大小控制充电桩的电流,从而确保充电桩的充电电流小于家用充电桩的电源电流。采用该系统不会出现充电过载、频繁跳闸的问题,提高了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充电桩领域,具体说是用于限制家用充电桩充电电流的家用充电桩充电电流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通,为了便于充电,越来越越多的住宅小区中安装有家用充电桩,家用充电桩的电源均是由住宅小区的电网提供。为了避免过载,家用充电桩一般需要设置最大限制电流,最大限制电流通常是小区电网的设计值。然而,旧小区的电网因原线路的老化、时间久远问题,使得电网能够承受的电流小于设计值。这种情况下,家用充电桩仍然设置小区电网的设计值作为最大限制电流会导致充电过载、频繁跳闸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充电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家用充电桩充电电流控制系统,采用该系统不会出现充电过载、频繁跳闸的问题,提高了充电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家用充电桩充电电流控制系统的特点是包括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适配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对家用充电桩的电源电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电流信息发送给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检测充电桩的电流,并根据家用充电桩的电源电流大小控制充电桩的电流,从而确保充电桩的充电电流小于家用充电桩的电源电流。
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含有无线电流传感器,无线电流传感器将检测到的电流信息转换成无线信号ANT1,控制单元通过LORA模块接收无线信号ANT1。
所述控制单元含有拨码开关,用于调整LORA模块的通讯地址、通讯信道和传输速率。
所述控制单元含有电压转换电路、主控芯片和电能计量模块。所述电压转换电路与主控芯片和电能计量模块适配连接,所述电能计量模块与充电桩的U、V和W相线适配连接,电能计量模块与主控芯片适配连接,主控芯片与充电桩适配连接。所述电压转换电路用于将输入电压转换成电源VCC,电源VCC用于为单片机、LORA模块和电能计量模块提供电能。所述电能计量模块用于检测充电桩的U、V和W相线的电流和电压,并将电流和电压信息传递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根据家用充电桩的电源电流大小控制充电桩的电流,确保充电桩的电流小于家用充电桩的电源电流。
所述电压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芯片IC1,输入端接外部电源,输入端通过电容EC1接地,输入端与电阻R1的一端、芯片IC1的VCC引脚和电容C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芯片IC1的SC引脚、DC引脚和IS引脚相连,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IC1的SE引脚与电感L1的一端相连,电感L1的另一端即输出电源VCC,电感L1的两端间依次串联有二极管D3和电容EC2,电感L1的电源VCC端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和芯片IC1的CII引脚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芯片IC1的TC引脚通过电容C2接地。
所述LORA模块包括芯片IC6,芯片IC6的ANT引脚用于接收无线信号ANT1,芯片IC6的M0引脚通过电阻R42与单片机相连,芯片IC6的M1引脚通过电阻R41与单片机相连,芯片IC6的RXD引脚通过电阻R40与单片机相连,芯片IC6的TXD引脚通过电阻R39与单片机相连。所述电源VCC分别与芯片IC6的VCC引脚、电容C27的一端和电容C26的一端相连,电容C27和电容C26的另一端均接地。
所述电能计量模块包括第一计量组件、第二计量组件和第三计量组件,第一计量组件用于检测充电桩U相线的电流和电压,第二计量组件用于检测充电桩V相线的电流和电压,第三计量组件用于检测充电桩W相线的电流和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芯瑞智能控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芯瑞智能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5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