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振筛网振动筛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34924.9 | 申请日: | 202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6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万福;刘丰生;吕海滨;曾晖;高振;楚世豪;徐洪源;王念欣;张戈;张景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6;F16F15/067;G10K1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侯绪军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筛网 振动筛 | ||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减振筛网振动筛,属于振动筛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和倾斜设置于该基座上方的筛网,筛网上设有振动电机,筛网与基座之间设有减振过渡件,减振过渡件与筛网和基座之间均通过至少三个减震弹簧相连接;至少三个减震弹簧呈不共线分布。筛网与基座之间设有分别通过减震弹簧连接筛网与基座的减振过渡件,降低自重,从而达到降低振动电机单独对筛网驱动负荷;减振过渡件在筛网与基座之间形成缓冲,减少筛网振动时向下传递的冲击力,降低噪音;至少是那个减震弹簧的不共线分布有助于保证对筛网的平衡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振动筛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减振筛网振动筛。
背景技术
振动筛是利用振子激振所产生的往复旋型振动而工作的。振子的上旋转重锤使筛面产生平面回旋振动,而下旋转重锤则使筛面产生锥面回转振动,其联合作用的效果则使筛面产生复旋型振动。其振动轨迹是一复杂的空间曲线。该曲线在水平面投影为一圆形,而在垂直面上的投影为一椭圆形。调节上、下旋转重锤的激振力,可以改变振幅。而调节上、下重锤的空间相位角,则可以改变筛面运动轨迹的曲线形状并改变筛面上物料的运动轨迹。
振动筛按照移动轨迹分为圆形振动筛、直线型振动筛和往复型振动筛。其中直线型振动筛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煤炭等行业,用作物料的分级、洗涤、脱水、脱介的筛分机械。其中,直线振动筛以其生产效率高、分级效果好、检修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作过程中,振动筛的动态性能直接影响筛分效率和使用寿命。振动筛利用振动电机激振作为振动源,使物料在筛网上被抛起,同时向前作直线运动,物料从给料机均匀地进入筛分机的进料口,通过多层筛网产生数种规格的筛上物、筛下物,分别从各自的出口排出。直线振动筛(直线筛)具有稳定可靠、消耗少、噪音低、寿命长、振型稳、筛分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高效新型的筛分设备,广泛用于矿山、煤炭、冶炼、建材、耐火材料、轻工、化工等行业。
目前,公知的合格烧结矿入炉首要条件是要经筛分,烧结矿的筛分通常为三级,筛分下的烧结矿有部分要做循环利用,因此对筛分后烧结矿的粒度组成要求较为严格。传统的振筛减振装置分为二级并且筛网与筛箱结合在一起重量较大,由此增加了电机的负荷,运行过程中由于重量大、附件多噪音明显的大,冲击力大建筑基础振动较为普遍,外加更换筛网需要在机上拆装较为繁琐,造成维修难度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传统筛分设备自重大,造成电机负荷大及噪音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振筛网振动筛。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减振筛网振动筛,包括基座和倾斜设置于该基座上方的筛网,所述筛网上设有振动电机,所述筛网与基座之间设有减振过渡件,所述减振过渡件与筛网和基座之间均通过至少三个减震弹簧相连接;至少三个减震弹簧呈不共线分布。
筛网与基座之间设有分别通过减震弹簧连接筛网与基座的减振过渡件,降低自重,从而达到降低振动电机单独对筛网驱动负荷;减振过渡件在筛网与基座之间形成缓冲,减少筛网振动时向下传递的冲击力,降低噪音;至少是那个减震弹簧的不共线分布有助于保证对筛网的平衡支撑。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减振过渡件包括设置于筛网下方并通过至少三个减震弹簧与筛网连接的筛箱。筛箱与筛网之间同样适用至少三个减震弹簧连接,有助于降低筛网振动时向下传递的冲击力;同时利用筛箱对经过筛网过滤后的物料进行辅助收集。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筛网的边框与筛箱的上边框之间连接有软密封条。软密封条有助于防止物料在下落过程中向外部的洒落。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减振过渡件还包括套设在筛箱外侧下部的减振框架,所述减振框架分别通过至少三个减震弹簧与筛箱和基座连接。减振框架通过减震弹簧对筛箱的下部形成支撑,同时还有助于降低冲击力的向下传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49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