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系统瓶颈环节的识别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34479.6 | 申请日: | 202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0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楚金旺;庞慧;刘诚;姚心;丁淑荣;张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孟姣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系统 瓶颈 环节 识别 方法 存储 介质 终端 | ||
1.一种生产系统瓶颈环节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当前生产系统的运行仿真模型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进行运行仿真处理;
当监测到所述运行仿真模型的运行状态处于异常状态时,获取所述异常状态所对应的异常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异常状态信息查询生产系统瓶颈环节映射表中的瓶颈环节信息,并根据所述瓶颈环节信息确定所述异常状态所对应的瓶颈环节识别结果;
所述基于当前生产系统的运行仿真模型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进行运行仿真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当前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信息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工艺步骤所对应的运行仿真模块以及缓冲模块进行连接处理,生成初始运行仿真模型;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信息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工艺步骤所对应的运行仿真模块以及缓冲模块进行连接处理,生成初始运行仿真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各个所述工艺步骤的生产能力参数以及故障参数为所述工艺步骤配置缓冲模块,并将所述缓冲模块布置在与所述工艺步骤所对应的运行仿真模块的相邻位置;所述根据各个所述工艺步骤的生产能力参数以及故障参数为所述工艺步骤配置缓冲模块,具体包括:基于所述工艺步骤的生产能力参数以及故障参数为缓冲步骤配置参数,所述缓冲步骤参数包括预存缓冲量以及预留缓冲量,其中,预存缓冲量=额定流速×前序工艺步骤故障修复时间,预留缓冲量=额定流速×后序工艺步骤故障修复时间;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信息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工艺步骤所对应的运行仿真模块以及缓冲模块进行连接处理,生成初始运行仿真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各个所述工艺步骤所对应的缓冲模块的配置信息为所述工艺步骤所对应的运行仿真模块配置追赶系数,得到各个所述工艺步骤优化后的运行仿真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瓶颈环节识别结果的类别获取与所述类别相匹配的瓶颈环节调整方案;
根据所述瓶颈环节调整方案对所述运行仿真模型的参数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运行仿真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调整后的运行仿真模型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重新进行运行仿真处理;
若在预设时长内未监测到所述调整后的运行仿真模型处于异常状态,则完成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的瓶颈环节的识别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当前生产系统的运行仿真模型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进行运行仿真处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信息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工艺步骤所对应的运行仿真模块以及缓冲模块进行连接处理,生成初始运行仿真模型,所述工艺步骤的缓冲模块布置于所述工艺步骤的运行仿真模块的相邻位置;
根据所述当前生产系统的检修参数对所述初始运行仿真模型进行优化处理,得到优化后的运行仿真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信息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工艺步骤所对应的运行仿真模块以及缓冲模块进行连接处理,生成初始运行仿真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生产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工艺步骤的生产能力参数以及故障参数构建各个所述工艺步骤对应的运行仿真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信息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工艺步骤所对应的运行仿真模块以及缓冲模块进行连接处理,生成初始运行仿真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信息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工艺步骤所对应的运行仿真模块以及缓冲模块进行连接处理,生成初始运行仿真模型,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信息对所述当前生产系统所包含的各个工艺步骤优化后的运行仿真模块以及缓冲模块进行连接处理,生成初始运行仿真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有色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44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包球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十二羰基三钌的纯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