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音视频转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34405.2 | 申请日: | 202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7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忠恒;孙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融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5/75 | 分类号: | H04L65/75;H04L65/756;H04L65/70;H04L65/80;H04L65/1063;H04L65/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苏舒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音视频转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由SIP服务器执行,SIP服务器中包括可插拔的媒体板,媒体板上配置有至少一个可插拔的转码部件,该方法包括:获取发起音视频呼叫的源SIP终端的源音视频格式和应答音视频呼叫的目标SIP终端的目标音视频格式;在源音视频格式与目标音视频格式不一致时,在各媒体板中定位与源音视频格式匹配的源转码部件和与目标音视频格式匹配的目标转码部件;通过调用源转码部件和目标转码部件,对源SIP终端与目标SIP终端之间交互的音视频内容进行双向转码。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的一体式SIP服务器的转码能力固化的问题,避免了单个转码部件损坏对SIP服务器整体功能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媒体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音视频转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与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也随之增大。多媒体技术与通信技术二者结合而来的多媒体通信技术是现代信息流通的主要途径,也是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
随着网络多媒体会议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SIP(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会议的使用中,现在市场上存在各种品牌的SIP服务器,通过一体化配置一个或者多个转码组件,支持一种或者多种音视频转码格式。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上述一体化的设计方式,使得SIP服务器一经出厂,其所能支持的音视频转码格式就被固化,无法进行动态的更新,通用性较差,此外,即使在SIP服务器中不被使用的转码部件发生损坏,也会对SIP服务器整体功能造成影响,降低了工作效率,提高了维修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音视频转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在最大程度增加音视频转码能力的前提下,实现SIP会议中音视频转码的通用化和模块化。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视频转码方法,由SIP服务器执行,SIP服务器中包括至少一个可插拔的媒体板,每个媒体板上配置有至少一个可插拔的转码部件,每个转码部件用于实现设定音视频格式与基准音视频格式之间的双向转换,其中,该方法包括:
获取发起音视频呼叫的源SIP终端的源音视频格式,以及应答音视频呼叫的目标SIP终端的目标音视频格式;
在源音视频格式与目标音视频格式不一致时,在各媒体板中定位与源音视频格式匹配的源转码部件,以及与目标音视频格式匹配的目标转码部件;
通过调用源转码部件和目标转码部件,对源SIP终端与目标SIP终端之间交互的音视频内容进行双向转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音视频转码装置,由SIP服务器执行,所述SIP服务器中包括至少一个可插拔的媒体板,每个媒体板上配置有至少一个可插拔的转码部件,每个转码部件用于实现设定音视频格式与基准音视频格式之间的双向转换,其中,所述装置包括:
音视频格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起音视频呼叫的源SIP终端的源音视频格式,以及应答音视频呼叫的目标SIP终端的目标音视频格式;
转码部件定位模块,用于在源音视频格式与目标音视频格式不一致时,在各媒体板中定位与源音视频格式匹配的源转码部件,以及与目标音视频格式匹配的目标转码部件;
转码模块,通过调用源转码部件和目标转码部件,对源SIP终端与目标SIP终端之间交互的音视频内容进行双向转码。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SIP服务器,该SIP服务器包括:
至少一个可插拔的媒体板,每个媒体板上配置有至少一个可插拔的转码部件,每个转码部件用于实现设定音视频格式与基准音视频格式之间的双向转换;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融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融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44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