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球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33293.9 | 申请日: | 202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67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3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姚泽鑫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包球击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球击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冲击件、驱动组件以及引导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冲击件的驱动座,所述驱动座被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冲击件运动,并在接近所述引导组件时停止以将所述冲击件抛射出。所述引导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引导冲击后的所述冲击件复位至所述驱动座上。本申请中的电池包球击测试装置无需人工复位冲击件,操作便捷性较强,不仅降低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还保证了测试人员的作业安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包测试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球击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储能装置,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电池包的机械安全性测试项目主要包括振动、挤压、翻转、跌落、机械冲击、模拟碰撞、底部球击等。其中,底部球击测试是模拟了布置在车身下底板的电池包在托底过程中受到障碍物挤压或者击打而产生形变的场景,评估机械滥用场景下的安全风险。
相关技术中的底部球击测试装置,会把障碍物简化为一个冲击球,采用气动活塞将冲击球以较大初速度发射出去,使其冲击电池包的底部,之后再测试电池系统的反应或者电池包的变形情况。
然而,该底部球击测试装置在第一轮冲击测试过后,需要人工将冲击球收集并摆放在气动活塞上,方才能进行第二轮冲击测试,这使得测试操作的便捷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球击测试装置,设置有能够引导冲击件复位的引导组件,通过该引导组件将抛射冲击后的冲击件在驱动座上进行复位,以便于测试装置进行第二轮冲击测试。相比较相关技术中的测试装置,本申请中的电池包球击测试装置无需人工复位冲击件,操作便捷性较强,不仅降低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还保证了测试人员的作业安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球击测试装置,包括冲击件、驱动组件以及引导组件。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放置所述冲击件的驱动座,所述驱动座被配置为能够带动所述冲击件运动,并在接近所述引导组件时停止以将所述冲击件抛射出。
所述引导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引导冲击后的所述冲击件复位至所述驱动座上。
本申请中的电池包球击测试装置,设置有能够引导冲击件复位的引导组件,在冲击件执行完冲击电池包的动作之后,会在重力以及电池包的反弹力共同作用下回落,之后通过该引导组件引导冲击件回到驱动座上,以实现复位冲击件的目的,为第二轮冲击测试做好准备。相比较相关技术中的测试装置,本申请中的电池包球击测试装置无需人工复位冲击件,操作便捷性较强,降低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
此外,由于电池包在球击测试之后存在爆燃的风险,若测试人员进入测试现场对冲击件进行复位操作会有较大的危险性,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测试装置通过引导组件完成冲击件复位,可避免测试人员进入测试现场而保证了测试人员的作业安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测试装置还包括:基座,用于安装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引导组件,并用于引导所述驱动座沿着所述基座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多个围挡件,多个所述围挡件之间具有供所述冲击件穿过的避让空间,并可将所述冲击件限制在所述避让空间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围挡件为沿所述驱动座的运动方向布置杆状结构,所述冲击件与所述杆状结构滑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具有供所述冲击件穿过的夹紧口,所述夹持机构能够改变所述夹紧口的间距进而选择夹紧或者放开所述冲击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紧件以及与所述夹紧件相连的推杆机构,两个所述夹紧件之间构成所述夹紧口,通过所述推杆机构驱动两个所述夹紧件相互靠近或者远离以改变所述夹紧口的间距。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夹紧件导向机构,用于对所述夹紧件在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时进行导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32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