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检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33228.6 | 申请日: | 202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9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周坪;韦卫军;李艳庆;徐朝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深浦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2 | 分类号: | G01S17/02;G01S7/4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张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检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升根据光电信息检测待测物体的准确性。该方法应用于光学检测系统,包括:接收至少两个光斑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为所述光学检测系统发射的至少两个原始光信号在待测物体上反射产生的信号;对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进行特征对比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根据所述处理结果和阈值输出光电信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检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光电检测系统包括发射源和接收部,发射源发射的光信号照射到待测物体上会产生反射光斑,接收部获取该反射光斑后解析出反射光斑所承载的信息,基于反射光斑所承载的信息判断待测物体的特征。
然而,受待测物体自身部位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光电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鲁棒性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检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升检测待测物体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检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至少两个光斑信号;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为所述光学检测系统发射的至少两个原始光信号在待测物体上反射产生的信号;对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进行特征对比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根据所述处理结果和阈值输出光电信息。
上述方法应用于光学检测系统,通过解析待测物体反射的至少两个光斑信号对待测物体进行检测,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量,若其中一个光斑信号因环境干扰等因素导致误差较大,光学检测系统可以通过其他光斑信号纠正误差,从而可以提高检测待测物体的准确程度。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进行特征对比处理,包括:对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进行差分处理或匹配处理;其中,在进行差分处理的情况下,所述阈值为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之间的特征参数;在进行匹配处理的情况下,所述阈值为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和标准检测点之间的特征参数。
该实施例中,光学检测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检测需求可对光斑信号中获取的信息进行差分或匹配处理,灵活适应不同的场景。其中,差分处理为光斑信号之间的特征比对,当待测物体受环境影响时,光斑信号也统一受环境影响,但光斑信号之间的相对值并不产生变化,因此差分处理可以排除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匹配处理为光斑信号与标准检测点之间的特征比对,由于光斑信号多,个别光斑信号的误差不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并且支持用户根据实际需求便捷调整标准检测点及阈值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分别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的色彩参数;计算所述色彩参数中各颜色光强信号所占比例;根据所述各颜色光强信号所占比例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之间的第一相似度;所述处理结果为所述第一相似度。
该实施例中,可通过色彩参数确认光斑信号之间的第一相似度,例如根据红色、绿色和蓝色通道在各个光斑信号中的占比,获取光斑信号之间第一相似度。该参数的获取便捷,处理过程简单,判断速度快。支持特殊情况下的待测物体检测,例如:目标物体自身存在色差时,设定阈值的过程中考虑将色差作为检测的阈值对待测物体进行判断,且仅需要考虑这一个阈值。两个光斑信号受环境统一影响,在进行求差后的两个光斑信号之间的相对值则可以排除环境因素,在强干扰环境中的鲁棒性高。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分别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的色彩参数;计算所述色彩参数中各颜色光强信号所占比例;根据所述各颜色光强信号所占比例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之间的第一相似度;根据所述各颜色光强信号的大小和第一相似度与亮度之间的映射关系,分别计算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的亮度参数;根据所述各颜色光强信号的大小和所述亮度参数,获取所述至少两个光斑信号之间的第二相似度;所述处理结果为所述第二相似度。
该实施例中,加入亮度参数进行特征比对,综合光斑信号的颜色和亮度进行综合判断,更容易体现出差异,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深浦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深浦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33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