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采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5193.1 | 申请日: | 202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6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赵伍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慧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3/02 | 分类号: | H04L43/02;H04L43/045;H04L12/66;H04L4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廖慧琪 |
地址: | 51071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管理 系统 数据传输 方法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采集方法,通过解析接收到的数据查看指令,生成对应数据调取指令并确定第一网关,继而将数据调取指令发送至网关平台指定的第一网关,使得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数据调取指令调取第一数据并反馈至运维管理平台,在接收并展示第一数据后,根据告警规则对第一数据进行判断确定是否需要发送告警信息,若确定需要则根据第一数据向指定的第一终端发送对应告警信息。本发明通过将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分别在两个系统进行操作,避免了运维系统存储过多数据导致运转速率降低的问题;通过告警规则对数据进行一重判断处理确定故障具体位置,提高了运维系统的排障效率,还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采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完善,公司、企业或者医疗机构搭建各自的运维系统,为各自的IT业务提供一套对应流程化的维护手段。
然而当前的运维系统还只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及数据展示,且每个数据中心都需要成立一个单独的运维部门运维该数据中心的数据,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每个数据中心对应的运维系统独立运转,若出现数据中心通讯故障则难以在排障过程中定位故障位置,导致故障处理效率低下,进而导致运维效率低。
因此,如何通过一个运维系统调度全部运维数据的同时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人员排障工作压力,即为本行业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和采集方法,以实现一个运维系统调度全部运维数据同时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人员工作压力的技术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针对运维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运维管理系统的运维管理平台;
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所述运维管理平台接收数据查看指令,根据所述数据查看指令生成数据调取指令并确定对应第一网关,继而将所述数据调取指令发送至网关平台指定的所述第一网关,以使所述第一网关根据所述数据调取指令调取并反馈指定的第一数据;
所述运维管理平台接收并展示所述第一数据,并根据预设的告警规则和所述第一数据,判断是否需要发送告警信息,若确定需要发送所述告警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向指定的第一终端发送所述告警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针对运维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运维管理平台,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数据查看指令后,解析所述数据查看指令获得数据调取指令并确定该数据查看指令所需要查看的数据的具体存储位置,即该数据存储的数据中心对应的网关IP,并将确定的网关IP和该网关对应数据中心的数据调取指令发送至网关平台使得网关平台的指定网关根据数据调取指令调取并反馈指定的第一数据。在接收到相关指令后再从数据中心调取对应数据,避免了运维系统存储过多数据导致运转速率降低的问题,同时根据指令确定指定网关进而调取对应数据相比根据指令直接调取数据的效率更高。
运维管理平台通过预设的告警规则对接收到的第一数据进行判断和处理,在对第一数据进行展示的同时还根据将根据判断结果向指定终端发送告警信息,使得指定终端对应运维人员根据告警信息迅速确定故障出现的具体地址,进一步提高了运维系统的排障效率,同时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压力。
作为优选例子,所述运维管理平台接收数据查看指令,根据所述数据查看指令生成数据调取指令并确定对应第一网关,具体为:
接收并解析来自用户的数据查看指令,获得用户需要查看的所述第一数据的第一数据类型,根据所述第一数据类型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网关;
将所述第一网关和针对所述第一数据的调取指令结合生成所述数据调取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慧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慧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51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