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4905.8 | 申请日: | 202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6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王佩;陆浩;叶胜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0 | 分类号: | E02D17/00;E02D5/46;E02D17/20;E02D1/00;E02D5/34;E02D27/42;E02D15/04;E04H12/00;E04H12/12;E04H12/2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体 建造 建筑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山体进行开挖削坡施工,并做施工准备,施工准备为:一、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山坡开挖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路线、顺序、标高、边坡坡度及土方堆放地点,二、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三、修筑好土石方运输临时便道,四、机械设备进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该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通过在山体上进行测量放样坡度开挖,采用阶梯法开挖可以保证山体开挖施工中边坡稳定,不仅便于土石的外运,还避免开挖量过大造成山体滑坡,山体开挖更加便捷,简化山体开挖步骤,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古塔建筑建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古塔,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古塔为祖国城市山林增光添彩,塔被佛教界人士尊为佛塔,矗立在大江南北的古塔,被誉为中国古代杰出的高层建筑,塔,源于古印度兴建的年代,一说佛陀在世时王舍城有一位孤独长者就已开始,建造用以供养佛陀的头发、指甲来表达人们对佛陀的崇敬。一说是佛陀湟磐后才建造,用作安置佛骨舍利的塔。
一些旅游景点和自然景观为了增加古建筑,大多采用人工仿制建造古塔,由于一些山体结构复杂,山体开挖步骤繁琐,安全性低,古塔难以稳定牢固的建造。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以实现古塔在山体上便捷、安全和稳定牢固的建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山体上建造古塔建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对山体进行开挖削坡施工,并做施工准备,施工准备为:
一、制定好现场场地平整、山坡开挖施工方案,确定开挖路线、顺序、标高、边坡坡度及土方堆放地点。
二、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准基点。
三、修筑好土石方运输临时便道。
四、机械设备进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之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五、开挖线上部不稳定岩体、松动岩块,直接影响下部作业安全,都进行清除处理。
六、弃土场布置都满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安全生产的要求。
步骤S2:开挖削坡施工技术方案的实施,实施流程为:
一、在施工前详细复查山体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原有水池边界线、山土石边界线、岩层深度、岩层破碎程度等。
二、根据设计横断面的边坡坡比、准确计算矿山坡顶的开挖线,并进行测量放样。
三、石方开挖,开挖出山体平台,山体平台水平于水平面。
步骤S3:对步骤S2中山体平台进行平整,并在整平后的山体平台上开挖深坑和深孔;
步骤S4:在步骤S3中的深孔中进行注入钢筋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桩,深坑的内侧壁采用裙边满堂加固,加固后的深坑形成古塔的地宫;
步骤S5:在步骤S4中的钢筋混凝土桩顶部浇筑钢筋混凝土平台,钢筋混凝土平台形成古塔的塔基;
步骤S6:在步骤S5中的塔基上修建古塔塔身,古塔塔身采用砖石塔心柱塔身,全部用砖砌造,并砌造成多层,每一层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平台,塔身的中心是一个自顶到底的柱子;
步骤S7:在步骤S6中古塔塔身顶部修造塔刹,在古塔整体的外侧面喷涂防火涂层,完成古塔整体的建造;
步骤S8:在古塔的四侧设置森林隔离防火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49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急诊重症监护室临床用引流设备
- 下一篇:一种多晶硅破碎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