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氧化环己酮生产过程中废气净化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20315.8 | 申请日: | 2023-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3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余家俭;杨家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德市城泰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84 | 分类号: | B01D53/84;B01D53/44;B01D53/72;B01D53/04;B01D46/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省中源正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48 | 代理人: | 朱靖华 |
| 地址: | 513059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氧化 环己酮 生产过程 废气 净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过氧化环己酮生产过程中废气净化处理方法,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过氧化环己酮生产中产生的包含环己酮的废气先经过布袋除尘除去粉尘颗粒,然后通入喷淋设备中,所述喷淋设备顶部不间断地喷淋包含复合菌液的喷淋液,所述喷淋设备中有交错设置的上隔板和下隔板,相邻的上隔板和下隔板组成一个吸附室,除尘后的废气经过吸附室的上部,与喷淋液充分接触后再与吸附室中部的活性炭球接触完成第一次吸附净化,然后由吸附室下部进入下一个吸附室,重复进行多次吸附净化,从最后一个吸附室下部排出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喷淋结合复合菌以及活性炭净化,可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有机物,环己酮去除率90%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过氧化环己酮生产过程中废气净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常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在排入大气前应采取净化措施处理,使之符合废气排放标准的要求,这一过程称为废气净化,常用的废气净化方法有: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四种。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
原子灰固化剂过氧化环己酮的生产工艺中,会产生包含二氧化硅等粉尘颗粒以及未反应的原料环己酮和溶剂邻苯二甲酸酯等,废气中的有机气体含量较高,若直接排放,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适合过氧化环己酮生产过程中废气净化的方法,降低废气中粉尘及有机气体含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氧化环己酮生产过程中废气净化处理方法,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将过氧化环己酮生产中产生的包含环己酮的废气先经过布袋除尘除去粉尘颗粒,然后通入喷淋设备中,所述喷淋设备顶部不间断地喷淋包含复合菌液的喷淋液,所述喷淋设备中有交错设置的上隔板和下隔板,相邻的上隔板和下隔板组成一个吸附室,除尘后的废气经过吸附室的上部,与喷淋液充分接触后再与吸附室中部的活性炭球接触完成第一次吸附净化,然后由吸附室下部进入下一个吸附室,重复进行多次吸附净化,从最后一个吸附室下部排出净化后的气体。通过喷淋结合复合菌以及活性炭净化,可有效去除废气中的有机物,环己酮去除率90%以上。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过氧化环己酮生产过程中废气净化处理方法,所述废气净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氧化环己酮生产过程中的废气经过布袋除尘除去粉尘颗粒;
(2)将除尘后的废气从上部通入喷淋设备中,所述喷淋设备从顶部喷淋包含复合菌液的喷淋液,所述喷淋设备中部通过网隔层设置有活性炭球,所述喷淋设备下部设置出口;
(3)从上部通入的废气经过喷淋液喷淋后进入中部的活性炭球进行吸附净化,然后从喷淋设备下部的出口排出,完成废气净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废气中包含环己酮、邻苯二甲酸酯、二氧化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邻苯二甲酸酯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1)所述布袋除尘过程中废气流量为16-20m/s。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复合菌液中包含1×108-5×108cells/mL的维氏硝化细菌Y3、2×109-6×109cells/mL的欧洲亚硝化单胞菌AT7、1×1010-2×1010cells/mL的反硝化细菌Br9。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2)所述复合菌液占所述喷淋液体积的40-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德市城泰化工有限公司,未经英德市城泰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03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