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鳞坑覆盖地膜造林的施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15106.4 | 申请日: | 2023-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7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范思杰;袁国鹏;韩云飞;米晓征;韩梅珍;侯少辉;梁云东;毛克祥;任国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国际(天津)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徐冬冬 |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天津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鳞坑 覆盖 地膜 造林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鱼鳞坑覆盖地膜造林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一)整地翻垦:首先在造林前对造林地土壤翻垦,并随自然坡度,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开挖,先将表土堆放在两侧,底土作梗,表土回填,在下坡面加筑成坡度30‑40°的反坡,(二)苗木栽植:接着通过交通工具将苗木栽植至造林地段集中储存,并通过背篓二次运输至合适地段进行栽植,(三)苗木抚育:然后对苗木分别进行阔盘、除草、修枝、抹芽、整形、补水、追肥等抚育工作,(四)苗木覆膜:对苗木抚育完成后,在苗木的周围覆盖漏斗形塑料地膜。该鱼鳞坑覆盖地膜造林的施工工艺,工序简单,操作简便,施工过程容易控制,工人施工效率高,收集雨水多和水分蒸发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备林营造林技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鱼鳞坑覆盖地膜造林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鱼鳞坑覆盖造林是一种旱地沿等高线方向开挖形成集雨整地加覆盖地膜抑制土壤水蒸发的系统。国家储备林建设坚决不使用国家生态公益林地、自然保护地和基本农田,本次选择的储备林种植地为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以山地为主,均为宜林荒山荒地。为提高树坑集雨和保持土壤水分,通过将树坑做成鱼鳞坑加覆盖地膜的方式形成一种可以多收集雨水和抑制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鳞坑覆盖地膜造林的施工工艺,以便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鳞坑覆盖地膜造林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一)整地翻垦:首先在造林前对造林地土壤翻垦,并随自然坡度,沿等高线自上而下开挖,先将表土堆放在两侧,底土作梗,表土回填,在下坡面加筑成坡度30-40°的反坡;
(二)苗木栽植:接着通过交通工具将苗木栽植至造林地段集中储存,并通过背篓二次运输至合适地段进行栽植;
(三)苗木抚育:然后对苗木分别进行阔盘、除草、修枝、抹芽、整形、补水、追肥等抚育工作;
(四)苗木覆膜:对苗木抚育完成后,在苗木的周围覆盖漏斗形塑料地膜;
(五)林区管护:最后在造林后安排专职护林人员定期巡山,防止人畜破坏和偷盗,并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工作。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苗木运输前,需要对苗木进行起苗,在起苗过程前一至两天灌水一次,增加土壤粘着力,而土壤过湿时,则应提前挖沟排水,以利挖苗,待土壤湿润但又不粘手脚时便可以起苗,以使苗木较好的保持完整的根系,便于长途运输。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苗木栽植的过程中,苗木根部必须朝前、树头向后装车,并用篷布覆盖,以免长途运输过程中水分流失,造成苗木干燥失水。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苗木栽植的过程中,苗木装卸应轻拿轻放,按顺序搬移,做到一株一株卸车,以免营养钵内土壤掉落,不得随意抽拽,并且苗木进场后临时存放应采取保水措施,要在庇阴、湿润、通风的环境存放,以减少苗木失水,苗木通过背篓二次搬运时,不得使用绳子捆绑背柴式搬运,以防止二次搬运营养钵内营养土散落及苗木枝条受损,不利于苗木成活。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苗木栽植的过程中,容器苗栽植前必须去除容器,土球苗栽植前去除土球上的绳。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苗木栽植的过程中,苗木必须确保在48小时内栽植完成,以免苗木水分蒸腾影响成活率,并且栽植应坚持“深埋实砸”和“一提二踩三回填”的原则,深埋实砸,即根要埋深,以营养钵或土球以上2-3cm为宜,并分层填土踏实回填土,一提即苗木放置坑内,埋一次土后将苗木扶正轻提,保证根系的舒展,二踩即提苗后,用脚将土踏实,再埋第二次土踩实,三回填即栽植时必须回填3次土,第一次填表土,再回填心土。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苗木栽植的过程中,当苗木栽植后应立即浇足定根水并覆虚土保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国际(天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铝国际(天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5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