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免吸附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10985.1 | 申请日: | 202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20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冯翼飞;刘兴亚;高华金;张文彬;郝勇;杨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志同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89 | 代理人: | 隋华芹 |
地址: | 214500 江苏省泰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附 冷凝器 | ||
本发明涉及冷凝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免吸附冷凝器,包括固定架;冷凝器管体,所述冷凝器管体设于固定架内,所述冷凝器管体用于引导制冷剂流通并散出制冷剂中的热量;油罐一,所述油罐一安装在固定架内且位于冷凝器管体底部,所述油罐一内填充有用于散热的流体;油罐二,所述油罐二安装在固定架内且位于冷凝器管体顶部,本发明可通过导流管与油罐一和油罐二的配合,构成一个冷却流体的流通回路,且在冷却流体流通过程中可带走吸热头吸收的热量;同时当流体流经附加流道时,不仅会增大流体的流动空间,使得流体流速不会受到限制,同时还会带走附加块所吸收的热量,使得整个吸热头所处区域的散热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凝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免吸附冷凝器。
背景技术
吸附式制冷的原理是由于一定量的固体吸附剂对某种制冷剂气体具有吸附作用,且吸附能力随吸附剂温度的改变而不同。通过周期性地冷却和加热吸附剂,使之交替吸附和解吸。解吸时,释放出制冷剂气体,并使之冷凝为液体;吸附时,制冷剂液体蒸发,产生制冷作用。吸附式制冷方式虽然具有节能、环保、控制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是吸附式制冷只能间歇运行,因为固体吸附剂对于温度的需求较高,故而在汽车空调或家用空调等装置上就需要采用免吸附式制冷原理的装置以使制冷效果连续不断的进行。而在免吸附式制冷原理的装置中较为重要的装置之一便是冷凝器。
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CN201910686994.X的专利文献,其公开了一种空调冷凝器,其通过在不增加冷凝器整体尺寸的基础上,通过弯曲冷凝器形成散热增强部使得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增加,从而能够提高冷凝器散热能力;散热增强部位于风扇中心正对位两边,冷凝器装配到空调外机上后,散热增强部正好位于风扇扇页的正后方。根据仿真分析,此两处是风扇产生负压,形成空气流动能力最强的部分,也就是整个外机中,换热能力最强部分。相对现有技术将散热面积增加在风扇旁边散热能力较弱处,显然本申请效果更好。
还有如申请号为CN202110974782.9的专利文献,其公开的一种移动空调冷凝器散热结构中通过冷却液能够对散热腔进行冷却散热,同时配合外部的散热风机,有效提高了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进而提高了移动空调的整机能效。
虽然上述专利分别通过弯曲冷凝器增加换热面积的方式降温以及朝冷凝管表面和周围的空气中喷淋冷却流体的方式降温,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弯曲冷凝器虽然增加了换热面积,但是弯曲冷凝器便代表冷凝管的弯道增多,当制冷剂在冷凝管内流动时,一旦制冷剂由直线区域通过弯道区域,制冷剂的流通便会受到限制,导致冷凝管部分区域热量散出不均匀的现象,而朝冷凝管表面和周围的空气中喷淋冷却流体的方式虽然不会影响制冷剂的流通,但是容易出现将空气中的尘土带至冷凝管表面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外部散热风机会将空气中的尘土带至冷凝管表面区域)使得散热效率受到影响,同时由于冷却流体在喷淋过程中会被消耗(蒸发以及被风机吹走),导致后续还需要频繁添加冷却流体使得散热效率受到影响的几率增大。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冷凝器存在着,如何在不影响制冷剂流通的情况下增强冷凝器散热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免吸附冷凝器,旨在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如何在不影响制冷剂流通的情况下增强冷凝器散热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免吸附冷凝器,包括
固定架;冷凝器管体,所述冷凝器管体设于固定架内,所述冷凝器管体用于引导制冷剂流通并散出制冷剂中的热量;油罐一,所述油罐一安装在固定架内且位于冷凝器管体底部,所述油罐一内填充有用于散热的流体;油罐二,所述油罐二安装在固定架内且位于冷凝器管体顶部,所述油罐二通过管道与油罐一导通连接,所述油罐二能够通过管道抽吸流体;多个回流柱,所有的所述回流柱均设置于固定架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民生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09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