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用高效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09664.X | 申请日: | 202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8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朋;李朝珍;严宁;沈良洪;施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3/02 | 分类号: | F25B43/02 |
代理公司: | 常州智慧腾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8 | 代理人: | 潘朋朋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器用 高效 分离器 制冷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油分离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用高效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出气管的外侧位于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流槽,筒体的外侧固定贯穿有进气管,进气管的一端位于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流器,筒体的内部位于出气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集油板;来自压缩机的排气口高温油气混合物进入进气管后经分流器分为二十路气体进入筒体中,其中分流后的二十路高温油气混合物与出气管上的螺旋导流槽碰撞后进行油气分流,润滑油沿着螺旋导流槽流动,来自螺旋导流槽的润滑油经集油板后汇集在高效油分离器腔体底部,高效油分离器腔体底部的润滑油通过出油管后依次经回油电磁阀和回油毛细管后被压缩机的吸气口吸入,润滑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分离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空调器用高效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变频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气体中带有大量润滑油,必须经油分离器分离油气,分离后的润滑油要被吸入压缩机润滑电机,分离出的制冷剂气体继续参与空调系统进行制冷循环,然而目前空调器用油分离器,是一钢管壳体组件与若干铜管焊接的油分离器,为单筒体一次油分离器,油气分离不均匀不彻底,分油效率低,压缩机得不到充分润滑,为此,提出一种空调器用高效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用高效油分离器及制冷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目前空调器用油分离器,是一钢管壳体组件与若干铜管焊接的油分离器,为单筒体一次油分离器,油气分离不均匀不彻底,分油效率低,压缩机得不到充分润滑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器用高效油分离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端盖,所述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顶部固定贯穿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外侧位于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旋导流槽,所述筒体的外侧固定贯穿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位于筒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分流器,所述筒体的内部位于出气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集油板,所述筒体的外侧位于进气管的下方固定贯穿有出油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分流器的一端开设有若干个导流孔,若干个所述导流孔的直径为5mm。
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集油板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导油孔,若干个所述导油孔的直径为10mm,所述集油板的直径为170mm。
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位于集油板的下方,所述出油管的直径为9.52mm。
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下端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气管的直径为28.6mm,所述出气管的高度为370mm,所述螺旋导流槽的外侧为120mm,所述螺旋导流槽的高度为206mm。
一种空调器用高效油分离器的制冷系统,包括一种空调器用高效油分离器和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管道固定连接于进气管,所述出气管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放热冷凝器,所述放热冷凝器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节流电子膨胀阀的一端,所述节流电子膨胀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吸热蒸发器,所述吸热蒸发器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压缩机的吸气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油管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回油电磁阀的一端,所述回油电磁阀的另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有回油毛细管的一端,所述回油毛细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固定连接于压缩机的吸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096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