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05501.4 | 申请日: | 202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2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运欢;黄军;樊刚;陆馗枢;付维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维 |
地址: | 563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使用 交流 充电 | ||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包括:壳体和充电桩本体;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壳体相连;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对称设于所述壳体两端壳壁内侧;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侧;吸附固定组件,所述吸附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底端内侧,且与所述定位组件相连;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定位组件外侧,呈对称设置,且与所述壳体相连,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不仅方便人们对充电柱进行移动,且配合定位组件和吸附组件,能实现对充电桩的多重固定,避免了传统螺栓固定的充电桩因生锈进而影响再次安装、拆卸的操作,大大提升了充电桩在使用时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
背景技术
交流充电桩多指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是指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源的专用供电装置,充电桩是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一种。单相充电桩的最大额定功率为7kW,主要适用于为小型乘用车(纯电动汽车或可插电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充电。根据车辆配置电池容量,充满电的时间一般需要3-8个小时。
现有交流充电桩多为室外安装固定供人使用,传统安装固定方式多为固定螺栓进行固定,由于室外使用,会造成固定螺栓生锈,使得固定螺栓不便于再次安装、拆卸严重影响了充电桩的使用,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包括:
壳体和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侧;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壳体相连,用于实现对壳体的限位和固定;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对称设于所述壳体两端壳壁内侧,且与所述支撑机构相连,用于配合所述支撑机构驱动空气流动实现对充电桩本体的散热;
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
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侧,与壳体相连,用于实现对壳体的定位;
吸附固定组件,所述吸附固定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底端内侧,且与所述定位组件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定位组件的移动实现对壳体的吸附固定;
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所述定位组件外侧,呈对称设置,且与所述壳体相连,用于配合所述定位组件的升降实现装置的支撑和转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装置运行时,移动组件能实现对壳体的支撑,进而方便人们对装置进行移动,定位组件在升降过程中能实现移动组件的移动,移动组件被收入壳体内侧,定位组件与地面接触,定位组件配合地面实现对壳体的定位,同时,吸附固定组件与地面接触,定位组件在移动过程中能驱动吸附固定组件,吸附固定组件与地面吸附连接,进而实现对装置的固定,保证了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交流充电桩多为室外安装固定供人使用,传统安装固定方式多为固定螺栓进行固定,由于室外使用,会造成固定螺栓生锈,使得固定螺栓不便于再次安装、拆卸严重影响了充电桩的使用,通过设置支撑机构,不仅方便人们对充电柱进行移动,且配合定位组件和吸附组件,能实现对充电桩的多重固定,避免了传统螺栓固定的充电桩因生锈进而影响再次安装、拆卸的操作,大大提升了充电桩在使用时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便于使用的交流充电桩中吸附箱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未经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055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