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针灸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6831.1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9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融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39/00 | 分类号: | A61H39/00;A61N1/36;H03K4/50;G01R31/54;G01R31/5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才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3 | 代理人: | 朱桂花 |
地址: | 23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针灸 系统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电子针灸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导电针和开路检测装置,所述主机包含单片机主控模块、电源模块、人机接口模块、脉冲驱动模块以及开路自检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单片机主控模块、脉冲驱动模块以及人机接口模块,所述单片机主控模块连接人机接口模块,所述单片机主控模块连接脉冲驱动模块,并控制脉冲驱动模块将治疗脉冲电流输送至所述导电针;开路自检模块分别与脉冲驱动模块和单片机主控模块连接,用于持续检测输出负载状态,并在发生开路时将错误状态传送至单片机主控模块,所述单片机主控模块控制脉冲驱动模块关闭输出电流,并将错误提示发送至人机接口模块,所述人机接口模块发出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针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包含分压微分网络、限流驱动电路和电压控制电路,分压微分网络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9、电阻R10以及电容C1,限流驱动电路包括运放U2A、电阻R1、三极管Q1和电阻R8,电压控制电路包括变压器T1和电阻R3,脉冲信号经过分压微分网络后,将矩形波衰减并变成锯齿波;转换后的信号从U2A的+端,进入限流驱动电路,再进入电压控制电路,变压器T1初级电流与运放U2A的电压线性关系,以控制准确的输出强度,电阻R3用来限制开路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针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路自检模块包括电阻R7、电阻R13、变压器T2、电阻R14、电容C3、共基极放大器和电容C4,所述共基极放大器包括三极管Q2/电阻R15/R5,通过电阻R7作用于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电阻R13用来对变压器T2初级电流分流,通过变压器T2的磁耦合,T2次级线圈感应出电流并在电阻R14上获得所需的电压,通过电容C3交流耦合共基极放大器放大,通过电容C4送至单片机主控模块;当输出导线开路时,变压器T1次级绕组的电流仅通过电阻R3释放,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无电流通过,于是变压器T2的次级线圈无感应电流,单片机主控模块判断输出端开路发生,单片机主控模块关闭输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针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路检测装置包括电感、三极管一、三极管二、三极管三、LED灯和驱动电源,所述电感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探头,电感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一的基极,三极管一的集电极、三极管二的集电极和LED灯的正极端均与驱动电源的正极端连接,三极管三的集电极连接LED灯的负极端,三极管一的发射极与三极管二的基极连接,三极管二的发射极与三极管三的基极连接,三极管三的发射极与驱动电源的负极端连接;
所述的主机内各个电路模块上设置有多个检测端口,所述的连接探头能够与所有的检测端口一一配对接触;
所述的三极管一、三极管二、三极管三均为NPN型三极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针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为红色LED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针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源上并联有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针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为电解电容,电容的正极端与驱动电源的正极端连接,电容的负极端与驱动电源的负极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针灸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上并联有蜂鸣器。
9.一种电子针灸系统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单片机主控模块、电源模块、人机接口模块、脉冲驱动模块以及开路自检模块连接,其中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单片机主控模块、脉冲驱动模块以及人机接口模块,所述单片机主控模块连接人机接口模块,所述单片机主控模块连接脉冲驱动模块,并控制脉冲驱动模块将治疗脉冲电流输送至导电针;
在发生开路时开路自检模块将错误状态传送至单片机主控模块,所述单片机主控模块控制脉冲驱动模块关闭输出电流,并将错误提示发送至人机接口模块,所述人机接口模块发出提醒;
脉冲信号经过分压微分网络后,将矩形波衰减并变成锯齿波;转换后的信号从U2A的+端,进入限流驱动电路,再进入电压控制电路,变压器T1初级电流与运放U2A的电压线性关系,以控制准确的输出强度,电阻R3用来限制开路电压;
通过电阻R7作用于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电阻R13用来对变压器T2初级电流分流,通过变压器T2的磁耦合,T2次级线圈感应出电流并在电阻R14上获得所需的电压,通过电容C3交流耦合共基极放大器放大,通过电容C4送至单片机主控模块;当输出导线开路时,变压器T1次级绕组的电流仅通过电阻R3释放,变压器T2的初级线圈无电流通过,于是变压器T2的次级线圈无感应电流,单片机主控模块判断输出端开路发生,单片机主控模块关闭输出;
当电路出现开路情况后,通过开路检测装置的连接探头,对每个检测端口进行接触检测,通过连接探头的通电导线以及电感的左右,使得电感线圈在连接探头处感应处微弱的电流,然后触发三极管的导通,三个三极管的构成三级直接耦合式小信号放大器,导通三极管三,使得驱动电源点亮LED灯,即该处为有电端,然后进行下一处检测端口进行检测,直到某个检测端口处检测后LED灯不发光,即该处为开路断电处,即可对该处进行维护检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融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亳州融健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68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