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考虑多微网参与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4201.0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斌;周泊宇;赵宇尘;张世旭;程艳;于芃;刘昱良;王玥娇;邢家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06;H02J3/28;H02J3/46;G06Q10/04;G06Q10/0631;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孙楠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考虑 多微网 参与 配电网 优化 调度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多微网参与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包括:根据激励型需求响应的用电特性,建立具有不同调控特性的需求响应模型;根据不同调度特性的需求响应模型,考虑光伏、储能和柴油机调度特性,建立微电网调度模型;根据微电网调度模型,建立配电网‑微电网群‑微电网日前逐级申报出力数据、日前逐级优化出力信息和日内逐级优化修正量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根据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以及预设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配电系统日前‑日内滚动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对配电系统日前‑日内滚动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求解,获取微电网及其内部资源出力信息,对微电网进行优化调度。本发明能降低配电系统的负荷峰谷差和发电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电网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考虑多微网参与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了微电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中将出现众多微网的状况,微电网的新能源类型、容量以及拓扑结构不同,可以通过联合运行构成多微网系统。现有的多微网参与配电网优化调度研究中,大多考虑配电网和微电网各自性能,少有从配电网和多微电网整体优化考虑,并且未充分考虑微网内资源参与调度及通信时间,导致配电系统运行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考虑多微网参与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多微网参与配电网调度性能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考虑多微网参与配电网的优化调度方法,其包括:根据激励型需求响应的用电特性,建立具有不同调控特性的需求响应模型;根据不同调度特性的需求响应模型,考虑光伏、储能和柴油机调度特性,建立微电网调度模型;根据微电网调度模型,建立配电网-微电网群-微电网日前逐级申报出力数据、日前逐级优化出力信息和日内逐级优化修正量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根据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以及预设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建立配电系统日前-日内滚动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对配电系统日前-日内滚动的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模型求解,获取微电网及其内部资源出力信息,对微电网进行优化调度。
进一步,建立具有不同调控特性的需求响应模型,包括:
根据激励型需求响应具有不同调控时间的特性,将激励型需求响应分为日前型可中断负荷、日前型可平移负荷、日前型可转移负荷、日内型可中断负荷和日内型可转移负荷;
根据所有可中断负荷、可平移负荷和可转移负荷,建立具有不同调度特性的激励型的需求响应模型。
进一步,建立微电网调度模型,包括:
获取预先收集的微电网所在地区历史天气数据;
根据历史天气数据,基于beta分布和正态分布,建立光伏出力的日前预测模型和日内预测误差模型;
根据光伏出力的日前预测模型和日内预测误差模型,考虑储能和柴油机出力模型,建立微电网调度模型。
进一步,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包括:
在日前阶段,微电网将内部资源出力聚合并上传至微电网控制中心,微电网控制中心把收集的可控资源出力信息聚合并上报给微电网群控制中心;微电网群控制中心把收集的群内微电网出力信息聚合,并于日前上报给配电网决策中心,配电网决策中心根据运行成本统一决策群出力信息,并把出力决策量下发至各微电网群控制中心;各微电网群控制中心根据微电网等值模型进一步决策出群内微电网出力信息,并把决策信息下发给群内微电网控制中心;微电网控制中心根据内部各资源出力成本,将微电网群控制中心的决策量分配至各个设备;
在日内阶段,每个微电网控制中心采集内部实时信息后上传至微电网群控制中心和配电网决策中心,由微电网控制中心完成优化计算,并把优化结果下发给内部可控资源,实现日内短时间尺度的优化调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4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