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精煤灰分自动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1514.0 | 申请日: | 2023-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0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学坡;杨树朝;赵建丰;张海涛;杨光;李梁才;朱正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208 | 分类号: | G01T1/208;G01N23/00 |
代理公司: | 河北捷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67 | 代理人: | 周虹 |
地址: | 0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灰 自动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精煤灰分检测技术领域,提出了精煤灰分自动检测系统,包括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开关管Q3、电阻R7、测灰探头P1、运放U1和开关管Q4,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开关管Q3的控制端,开关管Q3的第一端通过测灰探头P1连接12V电源,开关管Q3的第二端通过电阻R7接地,开关管Q3的第二端连接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接地,运放U1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管Q4的控制端,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开关管Q4的第二端接地。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精煤灰分检测精度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煤灰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精煤灰分自动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精煤灰分是选煤厂与用户之间结算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考核煤炭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精确测定其含量意义重大。传统的灰分检测主要通过人工快速灰分化验法测定,数据存在滞后、效率低等问题,不能及时指导生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精煤灰分都是基于测灰仪实时测量数据作为反馈数值,来控制选煤灰分,解决了数据滞后、效率低的问题。
测灰仪是探测放射射线的仪器,放射性元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煤中同样含有放射性微量元素,利用煤中矿物质发射的天然λ射线,对其中的灰分进行快速检测,测灰仪检测过程中,将其内部的闪烁体通电,煤中发射的天然λ射线能够引起闪烁体的发光,闪烁体发出的光进行光电转换,得到相应的电信号,被测煤的灰分越高,其闪烁体的发光越强,经光电转换后的电压越高。因此闪烁体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精煤灰分的检测精度。现有测灰仪随着检测环境的不同,导致对精煤灰分检测有所偏差,从而导致精煤灰分的检测精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精煤灰分自动检测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精煤灰分检测精度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精煤灰分自动检测系统,包括主控单元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3、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4、开关管Q3、电阻R7、测灰探头P1、运放U1、电阻R28、电阻R6、电阻R8、电阻R9、开关管Q4和电阻R5,
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电阻R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12V电源,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电阻R4连接所述开关管Q3的控制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开关管Q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测灰探头P1的第一端,所述测灰探头P1的第二端连接12V电源,所述开关管Q3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7接地,所述开关管Q3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28连接所述运放U1的同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6接地,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8连接所述运放U1的反相输入端,所述运放U1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9连接所述开关管Q4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管Q4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5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开关管Q4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本发明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电阻R1、光耦U2和电阻R2,所述光耦U2的第一输入端通过所述电阻R1连接所述主控单元的第一输出端,所述光耦U2的第二输入端接地,所述光耦U2的第一输出端通过所述电阻R2连接5V电源,所述光耦U2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3的第一端。
进一步,本发明中还包括延时电路,所述延时电路包括电阻R10、电容C3、非门U3、电阻R11、开关管Q5、电阻R12、开关管Q6、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和开关管Q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1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