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部图的煤矿井下人数统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9568.3 | 申请日: | 2023-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2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晏驰;朱兴林;黄春;罗明华;游磊;佘影;向兆军;李一文;秦伟;方崇全;张先锋;张海峰;孙柳军;周斌;陈雨;饶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0 | 分类号: | G06V40/10;G06V10/82;G06V10/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廖曦 |
地址: | 400039***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部 煤矿 井下 人数 统计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部图的煤矿井下人数统计方法,属于人工智能领域。以煤矿入井口或井下关键地点图像作为输入数据,yolov5作为目标检测的主干网络,取间隔时间T获取图像,形成煤矿入井区域人员二部图,使用霍普克洛夫特‑卡普算法进行Tsubgt;1/subgt;和Tsubgt;2/subgt;时刻的人员匹配,统计出入井人数;本发明基于yolov5轻量型人员检测模型,可在满足预测精度的条件下,现场应用中实现快速迭代和实施部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领域,涉及一种基于二部图的煤矿井下人数统计方法。
背景技术
为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入井人数限员是重要指标之一。通常在煤矿副井口、主井口、风井口或井下关键场所配置防爆摄像仪,利用相关算法在边缘端设备识别出进入井下的人员,并统计入井人数。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比如井下巷道、采掘工作面等,较常出现光照不足、人员密集、粉尘或烟雾遮挡等情况,因此采用二部图匹配的方法,在时间序列下的图像中精确匹配目标,是实现井下人群统计的重要方法。
目前,文献中均是描述光照较好情况下人数计数的方法,而没有提出或明确表明是基于具有复杂背景环境的煤矿井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二部图的煤矿井下人数统计方法,在光照不足、存在一定尘雾遮挡的情况下,能较精确跟踪煤矿入井人员,实现煤矿井下人数统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二部图的煤矿井下人数统计方法,该方法为:
以煤矿入井口或井下关键地点图像作为输入数据,yolov5作为目标检测的主干网络,取间隔时间T获取图像,形成煤矿入井区域人员二部图,使用霍普克洛夫特-卡普算法进行T1和T2时刻的人员匹配,统计出入井人数;
输入图像为观测地点带有人员的画面,对图像进行切片处理,以yolov5作为目标检测网络,将切片后的图像输入主干网络,经过卷积、残差、上采样,生成人员目标的位置信息Pi(x1,x2,y1,y2);x1是标记框左上角横坐标,x2是标记框右下角横坐标,y1是标记框左上角纵坐标,y2是标记框右下角纵坐标;
为判断井下出入人数,识别人员是否通过画面中直线L(x)=kx+b,以线L作为进出检测的区域线,k和b是常数,x是自变量;获取时间T1和T2时的目标检测图像,判断图像中的人员在两时刻间是否进行过移动并跨越区域线L;
图G1(v1,v2,…,vi)和G2(u1,u2,…,ui)分别是时间T1和T2下人员识别示意图,G1中点vi表示第i个人员移动前的位置中心点,G2中点ui表示第i个人员移动后的位置中心点;为匹配集合(v1,v2,…,vi)和集合(u1,u2,…,ui)中的点,采用霍普克洛夫特-卡普算法实现最大匹配;
霍普克洛夫特-卡普算法在每一次迭代中,都是基于当前的解去寻找增广路径,当前的解是当前的匹配;如果有增广路径存在,说明当前解还不是最优解;某一次迭代结束后,找不到任何的增广路径,则找到了当前的最优解,即最大匹配,匹配T1和T2时刻图像中的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95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酸自动提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机车用电动升降脚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