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IS内部发热严重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88846.3 | 申请日: | 2023-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6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 发明(设计)人: | 任敬国;李杰;张丕沛;师伟;王江伟;崔其会;吕俊涛;邢海文;汪鹏;孙景文;李秀卫;孙艳迪;孙承海;王丹;乔木;戈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6T7/00;G06T7/11;G06V10/762;G06V10/75;G01J5/48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闫伟姣 |
| 地址: | 25000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is 内部 发热 严重 程度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GIS内部发热严重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GIS内部的红外热图像;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发热区域提取,获得多个发热区域;对每个发热区域进行识别,确定每个发热区域的温度差及所属发热类型;对于每个发热区域,获取发热区域所属发热类型的缺陷权重,将发热区域的温度差与该发热区域所属发热类型的缺陷权重相乘,获得发热区域的发热严重系数;通过发热区域的发热严重系数,确定发热区域的发热严重程度。实现了对GIS内部发热严重程度的准确评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GIS内部发热严重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GIS是变电站中的重要电力设备,由于其内部的SF6气体具有极高的温室效应,为减少SF6气体的使用,工业上采用SF6/N2混合气体替代纯净的SF6气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SF6/N2混合气体GIS设备被应用到变电站中。尽管SF6/N2混合气体GIS设备运行可靠,但其内部常常会由于接触不良、老化等原因,使接触电阻增大,产生发热问题。GIS内部过热会引起绝缘老化甚至直接熔融破坏内部绝缘,从而引发短路,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加强SF6/N2混合气体GIS内部过热缺陷的检测和分析,研究评估其内部发热严重程度的方法,对避免发生过热故障以及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发明人了解,目前GIS内部过热缺陷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测量回路电阻、电子式测温技术、红外辐射技术以及红外热诊断技术。回路电阻测量方法简单,易于实现,但存在误差较大、无法实现在线检测等问题。电子式测温是指在设备内部放置热敏传感器直接对温度进行监测,但传感器易受电磁干扰,并且GIS内部运行环境清洁度要求高,传感器很难置入。红外辐射测温技术受内部导体金属表面发射率、传输介质SF6气体对红外线吸收等因素的影响,温度测量的误差极大。红外热诊断技术具有图像直观、不接触测温、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但是难以准确获取GIS内部导体的发热情况,对于发热严重程度的判断仍处于定性阶段。且现有的GIS内部过热缺陷检测方法,均只根据温度来判定GIS内部的发热严重程度,但由于实际工作中不同发热类型,导致的发热严重程度不同,当仅根据温度来判定GIS内部的发热严重程度时,使对发热严重程度的评估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GIS内部发热严重程度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发热区域的发热类型和发热温度,实现了对GIS内部中发热区域发热严重程度的准确评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GIS内部发热严重程度评估方法,包括:
获取GIS内部的红外热图像;
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发热区域提取,获得多个发热区域;
对每个发热区域进行识别,确定每个发热区域的温度差及所属发热类型;
对于每个发热区域,获取发热区域所属发热类型的缺陷权重,将发热区域的温度差与该发热区域所属发热类型的缺陷权重相乘,获得发热区域的发热严重系数;
通过发热区域的发热严重系数,确定发热区域的发热严重程度。
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GIS内部发热严重程度评估系统,包括:
红外热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GIS内部的红外热图像;
发热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对红外热图像进行发热区域提取,获得多个发热区域;
发热区域识别模块,用于对每个发热区域进行识别,确定每个发热区域的温度差及所属发热类型;
发热严重系数获取模块,用于对于每个发热区域,获取发热区域所属发热类型的缺陷权重,将发热区域的温度差与该发热区域所属发热类型的缺陷权重相乘,获得发热区域的发热严重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88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