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84221.X | 申请日: | 202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65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 发明(设计)人: | 熊永锋;陈志雄;李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673 | 分类号: | H01M50/673;H01M50/531;H01M50/533;H01M50/251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籍 |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用电 设备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及第一转接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所述第一转接组件包括电连接的第一集流盘及第一转接片;所述第一转接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转接部、第一弯折部、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及第二转接部;第一集流盘设置于电极组件的一侧,且电连接第一极片;连接部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连接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排列方向的方向上的横截面为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朝向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向凸起。所述储能装置可以充分利用储存在连接部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表面的电解液,提高储能装置对电解液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二次电池的可循环利用特性使其逐渐成为用电设备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二次电池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人们对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的要求,而电池的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体积,是提高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的重要参数。卷绕式电极组件体积过小,则相应的电极活性材料越少,电池内部空间浪费,电池的能量密度也越低;但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体积过大,则不利于电解液浸润卷绕式电极组件,部分电极活性材料无法发挥效用。因此,在设计电池结构时,需要平衡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体积和电解液浸润效果之间的关系。
为追求二次电池单位体积的高能量密度,卷绕式电芯做得尽可能大,其与圆柱形铝壳只有极小的配合间隙(一般为±0.25mm)供电解液浸润。为提升电解液的浸润效果,通常将注液孔设计在负极侧,即集流盘有弯折延伸部的一侧,利用负极下塑胶和集流盘弯折部之间的间隙,使电解液更均匀地流向卷绕式电极组件,实现更好的浸润效果。但是,负极侧的注液孔下方有集流盘的阻挡,电解液注入过快时易出现局部满溢出和反溅,污染注液孔,后续激光焊接铝盖片时,易发生爆炸和闪点,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注液孔的设计,成为制约二次电池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及用电设备,所述储能装置可以充分利用储存在第一端盖组件及第一转接组件的电解液,提高储能装置对电解液的利用率。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及第一转接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所述第一转接组件包括电连接的第一集流盘及第一转接片;所述第一转接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转接部、第一弯折部、连接部、第二弯折部及第二转接部;所述第一集流盘设置于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且电连接所述第一极片;所述连接部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弯折部,所述连接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排列方向的方向上的横截面为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朝向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装置还包括第一端盖组件,所述第一端盖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接组件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端盖组件包括下塑胶件及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穿设于所述下塑胶件且电连接所述第二转接部;所述下塑胶件包括下塑胶本体及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置于所述下塑胶本体面向所述第一转接组件的表面,所述凸出部面向所述第一转接片的表面,用于抵持所述连接部面向所述凸出部的表面,其中,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排列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凸出部具有相背设置的两个端部,所述端部面向所述第一转接组件的端面相较于所述凸出部的中间区域面向所述第一转接组件的端面更靠近电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子凸块及第二子凸块,所述第一子凸块及第二子凸块分别用于抵持所述连接部的相背两端,以使所述连接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一端盖组件的方向凹陷,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排列方向,且垂直于所述储能装置的厚度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42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扩展威胁检测响应平台的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悬浮式海洋测绘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