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槽区分的隧道中列车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76926.7 | 申请日: | 202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4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尹露;宋天助;郭文芳;邓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H04W4/02;H04W4/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2 | 代理人: | 王晓雅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区分 隧道 列车 定位 方法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基于多槽区分的隧道中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当前接收信号的所有子载波的漏缆信道矩阵,其中,所述接收信号由在隧道中运行的列车上的接收机自漏缆接收到;
构建基于所述漏缆上孔槽的伪谱以根据该伪谱得到所述接收机的位置估计值,并根据该位置估计值确定当前距所述接收机最近的目标孔槽的编号;
根据所述目标孔槽的编号和所述漏缆信道矩阵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孔间干扰消除处理,仅保留所述接收信号中的所述目标孔槽的信号,以基于该目标孔槽的信号对所述列车进行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槽区分的隧道中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接收信号的所有子载波的漏缆信道矩阵,包括:
确定所述接收机收到的所述接收信号的子载波、基站自所述漏缆发出的发送信号的子载波、噪声向量和子载波信道矩阵之间的对应关系;
根据接收天线响应向量、信道损耗和时延对所述子载波信道矩阵进行划分,以确定所述子载波信道矩阵对应的关系参数,其中,所述关系参数包括:所述接收机的位置参数和运行速度参数;
构建由所述接收信号的所有子载波的所述子载波信道矩阵组成的漏缆信道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槽区分的隧道中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基于所述漏缆上孔槽的伪谱以根据该伪谱得到所述接收机的位置估计值,并根据该位置估计值确定当前距所述接收机最近的目标孔槽的编号,包括:
构建基于所述漏缆上孔槽的伪谱,得到所述接收机的位置估计值;
将所述伪谱的搜索分辨率设置为所述漏缆上的各孔槽之间的孔间距,根据所述接收机的位置估计值确定当前距所述接收机最近的目标孔槽的编号和孔槽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槽区分的隧道中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基于所述漏缆上孔槽的伪谱,得到所述接收机的位置估计值,包括:
根据所述接收机的位置参数、所述运行速度参数、所述接收机收到的所述接收信号和基站自所述漏缆发出的发送信号之间对应关系构建基于所述漏缆上孔槽的伪谱;
基于所述伪谱确定所述接收机的位置估计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槽区分的隧道中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伪谱确定所述接收机的位置估计值,包括:
对所述伪谱中的所述接收机的位置参数和所述运行速度参数进行二维搜索,得到关于所述接收机的位置估计参数和运行速度估计参数的二维搜索函数;
向所述运行速度估计参数赋值0以对所述二维搜索函数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所述接收机的位置估计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多槽区分的隧道中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孔槽的编号和所述漏缆信道矩阵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孔间干扰消除处理,仅保留所述接收信号中的所述目标孔槽的信号,以基于该目标孔槽的信号对所述列车进行定位,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孔槽的编号和所述漏缆信道矩阵,在所述接收信号中确定除所述目标孔槽以外的其他孔槽的信号;
自所述接收信号中去掉除所述目标孔槽以外的其他孔槽的信号,使得所述接收信号中仅保留由所述目标孔槽发出的信号并作为目标接收信号;
采用所述目标接收信号计算所述接收机的位置值以实现对所述列车的定位。
7.一种基于多槽区分的隧道中列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道矩阵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接收信号的所有子载波的漏缆信道矩阵,其中,所述接收信号由在隧道中运行的列车上的接收机自漏缆接收到;
伪谱构建模块,用于构建基于所述漏缆上孔槽的伪谱以根据该伪谱得到所述接收机的位置估计值,并根据该位置估计值确定当前距所述接收机最近的目标孔槽的编号;
孔间干扰消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孔槽的编号和所述漏缆信道矩阵对所述接收信号进行孔间干扰消除处理,仅保留所述接收信号中的所述目标孔槽的信号,以基于该目标孔槽的信号对所述列车进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769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