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74090.7 | 申请日: | 202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6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齐鲁;李天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育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9 | 代理人: | 陶秋 | 
| 地址: | 30017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混凝土 强度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工作台(1),所述检测工作台(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的外壁安装有液压缸(3),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通过导柱(4)固定连接有移动板(5);
所述移动板(5)的外壁活动设置有第一移动块(7)和第二移动块(13),所述检测工作台(1)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凹槽(8)和第二凹槽(14),若干个所述第一凹槽(8)的内壁滑动设置有第一推板(11),所述第一推板(1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压板(1101),若干个第二凹槽(14)的内壁滑动设置有第二推板(17),所述第二推板(1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压板(1701);
所述第一移动块(7)和第二移动块(13)的另一端均截面均设置为倾斜角度,所述第一加压板(1101)和第二加压板(1701)的端部均设置为倾斜角度,所述第一移动块(7)和第二移动块(13)的端部轮廓分别与第一加压板(1101)和第二加压板(1701)的端部轮廓相配套;
若干个所述第一凹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杆(9),所述第一滑动杆(9)的外壁套设有第一复位弹簧(1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0)的一端与第一凹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推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第二凹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杆(15),所述第二滑动杆(15)的外壁套设有第二复位弹簧(16),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6)的一端与第二凹槽(1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推板(1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手摇杆(6),所述第一手摇杆(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双向丝杆(601),所述第一双向丝杆(601)的另一端与移动板(5)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7)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双向丝杆(601)的外壁与两个所述第一移动块(7)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第一移动块(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杆(1202)。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二手摇杆(12),所述第二手摇杆(1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双向丝杆(1201),所述第二双向丝杆(1201)的另一端与移动板(5)的外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块(1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块(13)的内壁均与第二双向丝杆(1201)的外壁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移动块(13)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二导向杆(1202),所述第二导向杆(1202)的两端均与移动板(5)的外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压板(501),所述压板(501)与移动板(5)呈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移动板(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力度标尺(502),所述力度标尺(502)的外壁与支撑架(2)的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工作台(1)的内壁开设有第三凹槽(18),所述第三凹槽(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分布均匀的第三复位弹簧(19),若干个第三复位弹簧(19)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20)。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混凝土强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需要进行检测的混凝土柱样本放置到检测工作台(1)靠近中心位置,随后启动液压缸(3)带着移动板(5)下移,当压板(501)触碰到样本的上端时,即开始记录力度标尺(502)穿过支撑架(2)的数值;
S2、此时随着移动板(5)的下移,第一移动块(7)和第二移动块(13)端部斜面逐渐下压挤压第二加压板(1701)和第一加压板(1101)的端部斜边,促使第二加压板(1701)和第一加压板(1101)开始逐渐横向受力移动,四个方向的第一加压板(1101)和第二加压板(1701)开始同时向心夹持住样本,并且随着移动板(5)的下移不断加压;
S3、移动板(5)持续下移,直至样本开始出现裂纹,第一记录此时的力度标尺(502)的对应数值,当样本破碎时,第二次记录此时力度标尺(502)的对应数值,与标准质量混凝土抗压数值进行比对,即可清晰地得出样本是否在标准质量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未经齐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740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