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72346.0 | 申请日: | 2021-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8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宫博;于健;刘辰辰;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9/06 | 分类号: | H04L69/06;H04L1/00;H04W8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改善在802.11be标准或未来Wi‑Fi标准中,若继续沿用HLA控制子字段无法支持更多的特性和功能的技术问题。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生成PPDU,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该PPDU;其中,PPDU包括比特数为26的第一字段,第一字段包括比特数为1的非请求式MFB子字段和比特数为1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当非请求式MFB子字段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MRQ,当非请求式MFB子字段的取值为第二取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UL EHT TB PPDU MFB。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110554343.2,原申请日是2021年05月20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通信系统从802.11a/b/g标准开始,历经多代,如802.11n标准、802.11ac标准、802.11ax标准和802.11be标准。基于前述标准,通信装置与通信装置之间可以通过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hysical layerprotocol data unit,PPDU)进行通信。其中,PPDU可以包括媒体介入控制协议数据单元(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MPDU)。
示例性的,802.11ax标准中,MPDU可以包括高吞吐率(high throughput,HT)控制字段,HT控制字段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标识符和每个控制标识符对应的控制信息。当控制标识符的值为2时,控制信息可以为26比特的高效链路自适应(HE link adaptation,HLA)控制子字段。
其中,HLA控制子字段可以包括3比特的空间流数(number of spatial streams,NSS)子字段、2比特的带宽(band width,BW)子字段以及其他子字段。
随着标准的不断演进,相比于802.11ax标准,802.11be标准或未来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标准可以支持更多的特性和功能,但是,802.11ax标准中已经预先定义了HLA控制子字段的各个子字段的比特数和含义,沿用HLA控制子字段无法支持更多的特性和功能。因此,如何合理设计802.11be标准或未来Wi-Fi标准对应的链路自适应控制子字段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使得在802.11be标准或未来Wi-Fi标准中,若继续沿用HLA控制子字段可以支持更多的特性和功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方法包括:第一通信装置生成物理层协议数据单元PPDU,向第二通信装置发送PPDU;其中,PPDU包括比特数为26的第一字段,第一字段包括比特数为1的非请求式调制和编码方案反馈MFB子字段和比特数为1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当非请求式MFB子字段的取值为第一取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调制和编码方案请求MRQ,当非请求式MFB子字段的取值为第二取值时,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上行极高吞吐率基于触发PPDU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反馈UL EHT TB PPDU MFB。
基于第一方面,结合非请求式MFB子字段的取值,将MRQ和UL EHT TB PPDU MFB用一比特来指示,相比于802.11ax标准中将MRQ和UL EHT TB PPDU MFB分别用1比特指示,可以节约1比特,进而可以利用该节约出来的1比特支持802.11be标准或未来Wi-Fi标准中更多的特性和功能,使得第一字段在不增加比特数的情况下(即仍为26比特)反馈更多信息。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字段还包括比特数大于或等于3的空间流数NSS子字段;NSS子字段指示的空间流数最大为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72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