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拉摇摆柱脚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61346.0 | 申请日: | 2023-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8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谭启阳;杨树桐;范国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H12/22 | 分类号: | E04H12/22;E04B1/98;E04H9/02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玲 |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摇摆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拉摇摆柱脚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抗震技术领域,该抗拉摇摆柱脚装置包括基础连接机构、上柱连接机构和侧连接组件;基础连接机构包括底板、固定连接于底板顶部的下连接柱,以及固定连接于下连接柱顶部中心的下垫板;上柱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柱和上垫板,上连接柱对应设置于下连接柱的上方,上连接柱的底部与下连接柱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上垫板固定连接于上连接柱的底部中心,上垫板抵于下垫板上并与下垫板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侧连接组件上部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于上连接柱的侧部,下部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于下连接柱的对应侧部。抗拉摇摆柱脚装置能够承受较大的轴拉力,实现了摇摆柱脚在支撑框架结构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抗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拉摇摆柱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领域,摇摆柱脚能够通过削弱柱脚与基础之间的转动约束来减小柱脚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程度,并利用结构自重实现复位。摇摆柱脚具有损伤可控、部件可替换、构造简单等优点,已成为实现结构韧性的一种有效途径。以往试验结果显示,摇摆柱脚在3%层间变形下一般不发生明显破坏,甚至在6%-7%层间位移下仍能保持稳定的滞回性能。然而,现有摇摆柱脚的抗拉承载力一般较小,将其用于支撑框架结构时,受支撑轴力的影响,摇摆柱脚会受到较大的拉力作用,这将影响到摇摆柱脚的抗震性能。因而,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承受较大轴拉力的抗拉摇摆柱脚装置,以实现摇摆柱脚在支撑框架中的应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拉摇摆柱脚装置,能够承受较大的轴拉力。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拉摇摆柱脚装置,包括:
基础连接机构,其包括:
底板,其用于连接位于下方的基础;
下连接柱,其固定连接于底板顶部;
下垫板,其固定连接于下连接柱的顶部中心;
上柱连接机构,其包括:
上连接柱,其对应设置于下连接柱的上方,上连接柱的底部与下连接柱的顶部之间留有间隙;
上垫板,其固定连接于上连接柱的底部中心,上垫板抵于下垫板上并与下垫板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侧连接组件,其上部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于上连接柱的侧部,下部通过第三连接件连接于下连接柱的对应侧部;侧连接组件成对设置,成对设置的两组侧连接组件分别位于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的相对两侧。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之间的上垫板和下垫板承载柱体轴向压力,通过上垫板和下垫板之间紧固连接的第一连接件传递轴拉力,通过侧连接组件控制弯矩,从而在不妨碍柱脚装置摇摆复位性能的前提下,同时兼具抗拉能力,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均为H型钢柱,下垫板连接于下连接柱的腹板中部,上垫板连接于上连接柱的腹板中部,侧连接组件连接于下连接柱的翼板与上连接柱的翼板之间。本技术方案中,上连接柱和下连接柱均采用H型钢柱,便于设置上垫板和下垫板,且有利于简化柱脚结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上垫板与上连接柱的翼板之间连接有斜向加劲肋,且斜向加劲肋的侧部连接于上连接柱的腹板,上垫板与上连接柱的腹板之间连接有第一竖向加劲肋;下垫板与底板之间连接有第二竖向加劲肋,第二竖向加劲肋的侧部连接于下连接柱的腹板,下垫板与下连接柱的腹板之间还连接有第三竖向加劲肋。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斜向加劲肋、第一竖向加劲肋、第二竖向加劲肋和第三竖向加劲肋,能够加强上垫板和下垫板处的结构强度,有效提高摇摆柱脚装置的抗拉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61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