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TR预测模型的目标推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457563.2 | 申请日: | 202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8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董辉;暴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龙智数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01 | 分类号: | G06Q30/0601;G06F16/9035;G06N3/047;G06N3/08;G06N3/0499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87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tr 预测 模型 目标 推荐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机器学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CTR预测模型的目标推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构建多组特征生成层,并利用嵌入层和多组特征生成层构建特征生成网络,其中,多组特征生成层彼此使用的卷积核不同;利用特征拼接层、特征组合层、多层感知机和softmax层构建特征分类网络;利用特征生成网络和特征分类网络构建CTR预测模型;依据推荐任务对CTR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CTR预测模型执行推荐任务。采用上述技术手段,解决现有技术中,CTR预测中特征交互比较少,比较稀疏,导致CTR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机器学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TR预测模型的目标推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推荐系统在当今生活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是网络购物,新闻阅读,还是视频观看等,都有其身影。用户点击预测(Click Through Rate,CTR)是推荐系统中的关键任务,它可以估计用户点击一个item的概率,用于执行CTR任务的称之为CTR预测模型。对于CTR预测最关键的是如何有效选择特征交互,然而目前在CTR预测中特征交互比较少,比较稀疏。
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CTR预测中特征交互比较少,比较稀疏,导致CTR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CTR预测模型的目标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TR预测中特征交互比较少,比较稀疏,导致CTR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CTR预测模型的目标推荐方法,包括:利用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构建多组特征生成层,并利用嵌入层和多组特征生成层构建特征生成网络,其中,多组特征生成层彼此使用的卷积核不同;利用特征拼接层、特征组合层、多层感知机和softmax层构建特征分类网络;利用特征生成网络和特征分类网络构建CTR预测模型;依据推荐任务对CTR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CTR预测模型执行推荐任务。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CTR预测模型的目标推荐装置,包括:第一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利用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构建多组特征生成层,并利用嵌入层和多组特征生成层构建特征生成网络,其中,多组特征生成层彼此使用的卷积核不同;第二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特征拼接层、特征组合层、多层感知机和softmax层构建特征分类网络;第三构建模块,被配置为利用特征生成网络和特征分类网络构建CTR预测模型;训练模块,被配置为依据推荐任务对CTR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CTR预测模型执行推荐任务。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因为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利用卷积层、池化层和全连接层构建多组特征生成层,并利用嵌入层和多组特征生成层构建特征生成网络,其中,多组特征生成层彼此使用的卷积核不同;利用特征拼接层、特征组合层、多层感知机和softmax层构建特征分类网络;利用特征生成网络和特征分类网络构建CTR预测模型;依据推荐任务对CTR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CTR预测模型执行推荐任务,因此,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CTR预测中特征交互比较少,比较稀疏,导致CTR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进而提高CTR预测准确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龙智数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龙智数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7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