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452922.5 | 申请日: | 2023-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0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 发明(设计)人: | 薛晨洋;沈鸣飞;何亮;顾亚军;蒋晓军;叶士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元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60 | 分类号: | H04L67/60;H04L9/40 |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张芹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实时 监控 系统 数据 分层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输出可靠等级列表;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输出风险决策结果;根据风险决策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协议;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存储终端进行发送数据。本发明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终端数据处理能力和可靠等级并做出相关风险决策,降低了数据传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监控行业的发展,现在的监控已经不仅仅是视频传输和 前端监控终端的云台控制这些简单的系统搭建,而是囊括了智能交通、 公安联网等应用的整个平安城市系统。
公开号为CN101520944A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监控终端数据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由数据接口转换模块、并串转换模块组成的数据发送处理模块、光纤发送模块、光纤传输通道、光纤接收模块和由数据解码模块、串并转换模块、解码自适应模块、接口转换模块组成的数据接收处理模块;主控设备的多路控制数据顺序通过各个模块被传输到被控设备端。
现有技术通过对用户终端的数据访问请求接收并利用光纤进行数据传输,由于数据量庞大,可能因风控不到位导致存储终端数据传输风险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解决数据传输风险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时监控系统的数据分层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交数据访问请求,所述数据访问请求包括基本信息、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所述基本信息包括用户终端标识和存储容量;
根据所述用户终端标识从服务终端平台获取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溢出占比信息和数据存储空间;
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对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根据其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输出可靠等级列表;
根据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列表进行风险决策,同时对没有数据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进行风险决策,输出风险决策结果;
根据风险决策结果生成传输数据协议,所述传输数据协议包括用户终端标识、第二传输数据量、传输方式和第二期次传输数据量;
传输数据协议生效后进行发送数据。
进一步地,在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时,根据用户终端的待传输数据总量和传输方式计算出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根据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和存储容量分析用户终端是否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分析时存储容量为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则确定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
当用户终端周期扩容量<第一期次传输数据量时,则确定用户终端没有数据处理能力。
进一步地,当用户终端具有数据处理能力时,根据数据存储记录、数据溢出记录和溢出占比信息对用户终端进行可靠等级划分,
若用户终端的溢出占比信息为0,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在A级,具体为:
当用户终端无数据存储记录时,则用户终端的可靠等级为A1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元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元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2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媒车展用的车辆展示传动组件
- 下一篇:临界转速检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