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杆的熔模铸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52879.2 | 申请日: | 202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3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仕伟;张杰熊;付慧明;何丽诗;杨利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高要区金诺金属工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7/02 | 分类号: | B22C7/02;B22C13/08;B22D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沃明 |
地址: | 526100 广东省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杆 铸造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杆的熔模铸造工艺,包括:蜡模成型部分具有螺杆蜡模制作步骤,螺杆蜡模制作步骤使用第一射蜡模具和支撑架,在第一射蜡模具的型腔中放置支撑架并射入蜡液,获得第一连结体;模壳成型部分具有制壳步骤、脱蜡步骤和焙烧步骤,制壳步骤对第一连结体的外表面覆盖砂浆,脱蜡步骤脱去第一连结体的螺杆蜡件,获得第二连结体;铸造成型部分具有浇注步骤和振壳步骤,浇注步骤对模壳与支撑架形成的内腔注入金属液体,冷却后获得第三连结体,振壳步骤对第三连结体的模壳震碎,获得半成品螺杆;后加工部分,对半成品螺杆后加工处理,获得成品螺杆。本发明能够减少螺杆的弯曲变形的现象和数量,降低螺杆变形修整的难度,从而,提高良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杆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杆的熔模铸造工艺。
背景技术
在螺杆的生产中,可以采用棒料机加工的方式制造螺杆,也可以采用熔模铸造的方式制造螺杆,其中,螺杆的熔模铸造工艺包括压蜡、制壳、脱蜡、焙烧、浇注和振壳等工序,并且,经过一些系列的后加工工序后,获得所需的螺杆产品。
然而,在压蜡工序中,使用射蜡机向模具注入蜡液,模具中的蜡液冷却后,获得蜡模型,蜡模型冷却过程中会收缩弯曲变形,随之后续生产出来的成品螺杆也是弯曲变形的,并且螺杆的长度差不多1米,制造过程中就更容易出现弯曲,因而,需要在后加工工序中增加整形的工序,增加了螺杆的制造成本,同时,调整螺杆的弯曲变形的难度高,导致螺杆的良品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螺杆的熔模铸造工艺,能够减少螺杆的弯曲变形的现象和数量,降低螺杆变形修整的难度,从而,提高良品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螺杆的熔模铸造工艺,包括:蜡模成型部分,具有螺杆蜡模制作步骤,所述螺杆蜡模制作步骤使用第一射蜡模具和支撑架,在第一射蜡模具的型腔中放置所述支撑架并射入蜡液,获得第一连结体,所述第一连结体包括支撑架、包裹所述支撑架的螺杆蜡件;模壳成型部分,具有制壳步骤、脱蜡步骤和焙烧步骤,所述制壳步骤对所述第一连结体的外表面覆盖砂浆,所述脱蜡步骤脱去所述第一连结体的所述螺杆蜡件,获得第二连结体,所述第二连结体包括模壳、设置于所述模壳的内腔的所述支撑架;铸造成型部分,具有浇注步骤和振壳步骤,所述浇注步骤对所述模壳与所述支撑架形成的内腔注入金属液体,冷却后获得第三连结体,所述振壳步骤对所述第三连结体的所述模壳震碎,获得半成品螺杆;后加工部分,对所述半成品螺杆后加工处理,获得成品螺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架包括杆部、设置于所述杆部的一端的搭接部,所述杆部沿所述螺杆蜡件的轴向延伸,所述搭接部用于搭接在所述模壳,以防止所述支撑架脱离所述模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蜡模成型部分具有套环蜡模制作步骤,所述套环蜡模制作步骤使用第二射蜡模具,在第二射蜡模具中的型腔中射入蜡液,获得套环蜡件,所述套环蜡件套装于所述杆部远离所述搭接部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杆蜡件包括螺旋部、与螺旋部连接的浇口部,所述搭接部设置于所述浇口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浇注步骤使用浇铸熔炉和托架,将搭接部搭接在于所述托架上,使所述第二连结体竖立设置,所述浇铸熔炉向所述第二连结体的内腔倾倒金属液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制壳步骤具有锆砂粘附段、细砂粘附段和粗砂粘附段,在所述锆砂粘附段中使所述第一连结体粘附锆砂1次,在所述细砂粘附段中使所述第一连结体粘附细砂2次,在所述粗砂粘附段中使所述第一连结体粘附粗砂3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粗砂粘附段中使所述第一连结体粘附粗砂2次后,用金属丝缠绕在所述第一连结体的外表面,再将所述第一连结体粘附粗砂1次,以加固所述模壳。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焙烧步骤使用烧结炉,所述第二连结体水平放置于料架上,将该料架移动至所述烧结炉内焙烧,烧结温度为1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高要区金诺金属工艺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高要区金诺金属工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28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