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讯接口测试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310450704.8 | 申请日: | 202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92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魏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30 | 分类号: | H04B17/30;H04L43/0817;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唐正瑜 |
地址: | 100010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讯 接口 测试 电路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讯接口测试电路,涉及质量检测领域。其中,电路用于对MEC进行测试;电路上设置监控设备、SOC、设有通讯接口的收发装置;单个收发装置通过单个收发装置的通讯接口自我短接形成信号通道;或/和多个收发装置之间通过多个收发装置的通讯接口互连短接形成信号通道;SOC的网络通信输出端通过网口接至监控设备,监控设备配置为展示MEC根据信号通道的信号确定的MEC接口状态。在本申请电路中,MEC与监控设备只需要连接一根网线,不需要再根据通讯接口设置多根测试线和测试辅助设备,减少了对测试线和测试辅助设备的数量要求,进而降低测试环境搭建难度,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质量检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讯接口测试电路。
背景技术
在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中,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中文名称:多接入边缘计算)为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能够将路侧摄像头、雷达、RSU、红绿灯、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的数据进行融合存储、计算上传及回传分发。MEC和这些外围设备的数据传输一般通过Ethernet、RS232、RS485、CAN等传输通信方式实现。在MEC出厂前需要对MEC的每一个实际应用的功能进行试验验证,以确保出厂的MEC的可靠性。目前,对MEC的可靠性检测的一般做法为:对每个实际应用的功能接口连接对应的外设产品或者监控设备,以检测该MEC的监控功能是否正常运行。但是这种测试方式需要繁多的辅助设备和线缆,提高测试环境搭建难度,影响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讯接口测试电路,能够减少对辅助设备和线缆的需求,进而降低测试环境搭建难度,提高测试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讯接口测试电路,所述电路用于对MEC进行测试;所述电路上设置监控设备、SOC、设有通讯接口的收发装置;单个所述收发装置通过其通讯接口自我短接形成信号通道;或/和多个所述收发装置之间通过各自通讯接口互连短接形成信号通道;所述SOC的网络通信输出端通过网口接至所述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配置为展示所述MEC根据所述信号通道的信号确定的MEC接口状态。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收发装置的通讯接口通过相应的短接方式进行短接,以形成信号通道,SOC根据信号通道中的测试信号确定MEC接口状态,以测试该MEC的所有通讯接口是否存在异常,并通过监控设备进行展示。在该电路中,MEC与监控设备只需要连接一根网线,不需要再根据通讯接口设置多根测试线和测试辅助设备,减少了对测试线和测试辅助设备的数量要求。对于暗室类MEC的测试,由于该MEC与监控设备之间只需要网线,网线可以通过实验室的以太网光口光纤隔绝干扰,从而监控设备可以放置于暗室外监控,而暗室内部仅存在MEC及测试线,避免了引入辅助设备干扰试验结果,测试线也不会因为辅助设备影响长短及摆放,在减少了辅助设备的同时,降低了对测试线的长度要求,进而降低测试环境搭建难度,提高了测试效率。另外,通过测试MEC接口,还可以测试该MEC的功能,提高MEC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发装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收发装置包括多种类型的子收发装置;不同类型的子收发装置的通讯接口通过转换工具互连短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子收发装置,其由于信号传输方式、传输效率、传输距离以及通讯接口的接口类型等可能不同,与该不同类型的子收发装置的通讯接口连接的测试线不能直接短接,通过设置转换工具进行对这种情况下的测试线进行互连短接,进而能够使得多余的子收发装置也形成信号通道,不需要对多余的子收发装置的通讯接口单独设置多根测试线,减少了对测试线的数量要求。另外,由于转换工具的体积小,对信息的影响小以及成本低,能够降低该电路对测试环境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07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