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协同监管方法及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310450512.7 | 申请日: | 2023-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6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钰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色火焰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2;G06F16/27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叶昌威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协同 监管 方法 平台 | ||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数据协同监管方法及平台,通过从分布式系统的各数据源采集目标监管项目的当前监测数据、纵向协同监测数据集、横向协同监测数据集和关联协同监测数据集,来确定纵向数据比较结果、横向数据比较结果和关联数据比较结果,然后基于设定的项目监管规则计算得到协同监管调整系数,利用协同监管调整系数计算目标监管项目的监测调节数据,根据监测调节数据判定目标监管项目是否需要进行异常提示,在需要进行异常提示时,发出相应的协同监管提示信息。本发明可以实现基于纵向比较、横向比较和关联关系比较的多维度大数据协同监管,提高对于目标监管项目的监管效率和监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数据协同监管方法及平台。
背景技术
大数据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的业务数据量呈指数增长,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实现对相应业务/项目的数据监管,以保证业务的正常运转,正成为各产业大数据管理亟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大数据监管方案通常只从采集相应业务/项目的单一维度监管数据来进行简单的阈值比较,从而根据阈值比较结果判定数据是否异常,这种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监管业务/项目数据与其他相关维度数据的关联性,无法实现基于多元化数据的协同式监管,所达到的监管质量和效果都还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数据协同监管方法及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大数据协同监管方法,包括:
获取对于目标监管项目的数据协同监管任务指令集,所述数据协同监管任务指令集包含目标监管项目对应的项目标识信息、项目监管规则以及监管数据参照区间;
根据目标监管项目的项目标识信息从分布式系统中采集目标监管项目的当前监测数据、纵向协同监测数据集、横向协同监测数据集和关联协同监测数据集,所述分布式系统由若干分散的计算机通过互联网络连接组成,分布式系统中存储有各项目标识信息关联的当前监测数据、纵向协同监测数据集、横向协同监测数据集和关联协同监测数据集;
根据当前监测数据和纵向协同监测数据集确定目标监管项目的纵向数据比较结果,根据当前监测数据和横向协同监测数据集确定目标监管项目的横向数据比较结果,根据当前监测数据和关联协同监测数据集确定目标监管项目的关联数据比较结果;
根据纵向数据比较结果计算纵向变动参量,根据横向数据比较结果计算横向变动参量,根据关联数据比较结果计算关联变动参量;
根据纵向变动参量、横向变动参量、关联变动参量以及项目监管规则,确定协同监管调整系数;
根据协同监管调整系数及目标监管项目的当前监测数据计算监测调节数据;
将监测调节数据与监管数据参照区间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判定目标监管项目是否需要进行异常提示,并在判定目标监管项目需要进行异常提示时,根据项目标识信息发出相应的协同监管提示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纵向协同监测数据集包括目标监管项目在分布式系统中各历史监测时间点的历史监测数据,所述横向协同监测数据集包括目标监管项目在分布式系统中当前监测时间点各同类监管项目的同类监测数据,所述关联协同监测数据集包括目标监管项目在分布式系统中当前监测时间点各关联监管项目的关联监测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当前监测数据和纵向协同监测数据集确定目标监管项目的纵向数据比较结果,包括:确定当前监测数据与纵向协同监测数据集中各历史监测数据的差值,并利用各差值组成第一差值组,将第一差值组作为目标监管项目的纵向数据比较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色火焰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未经蓝色火焰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50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