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侧门锁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44705.1 | 申请日: | 202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27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陈纹祯;杜方瑞;陈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驰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77/34 | 分类号: | E05B77/34;E05B81/20;E05B83/36 |
代理公司: | 浙江维创盈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77 | 代理人: | 刘亚竹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行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侧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侧门锁,包括:电开机构和自吸破冰辅助装置,所述自吸破冰辅助装置包括旋转杆、破冰推杆、自吸推杆,所述旋转杆能够被拉索机构拉动转动,且在拉索机构未工作时复位,所述破冰推杆、所述自吸推杆铰接设置在所述旋转杆上,在辅助自吸工况下,自吸推杆推动棘轮工作,所述自吸破冰辅助装置的辅助破冰功能失效,在辅助破冰工况下,破冰推杆推动棘轮工作,所述自吸破冰辅助装置的辅助自吸功能失效。本发明所述的汽车侧门锁,通过一个拉锁机构即可解决辅助开门和关门的问题,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执行单个功能,结构巧妙,机构相对稳定,侧门锁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门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侧门锁。
背景技术
汽车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代步工具,汽车逐渐智能化和电子化,使用更加舒适便捷,体验感大大增加,电子信息技术的安全性不断增强,电子控制开门是一种新型汽车门锁,机械结构简单紧凑,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消费者们对汽车智能化、便捷化的需求,整车为了内部隔音效果好,密封效果较以前有大幅提高,密封力随之增加,电动释放侧门锁开始应用于市场,自吸、电开、破冰功能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对汽车车门的各部件控制方式的改变,使汽车车门的控制变得更加自动化,保障人身安全,增加了用户的体验及开关门的便利性。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侧门锁在关门时,棘轮旋转到一定角度后,棘爪由于弹簧作用将棘轮卡住,达到锁止的作用。而在寒冷的冬天,车门及车门锁会结冰而被冻住,汽车门常常被冻住而导致棘轮无法自然回位,同时,密封条变硬,密封力增大;开门和关门都受到影响,有时关不上门,有时电动释放开不了门。
通过单拉线辅助开门和关门的装置,是一个辅助开门和关门的机构,可以解决由于密封力增加关不上门,车门和车门锁结冰而无法实现电动释放的遗憾;辅助开门通常命名为破冰,辅助关门通常命名为自吸。
目前汽车行业中常见的实现门锁自吸+破冰功能的门锁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吸、破冰门锁+双拉线执行器
此种门锁采用了执行器双拉线输出,当车门关闭到半锁紧时,自吸拉线驱动门锁机械结构,将门锁从半锁紧位置拉到全锁位置,车门全关闭。在需要破冰时由执行器的破冰拉线驱动门锁内机械结构,从而打开车门。该类门锁实现了门锁的自吸、破冰功能,但需要双拉线执行器,成本较高。
2)自吸门锁+单拉线执行器+电动辅助破冰机构
门锁仅能配合执行器完成自吸功能,不具备破冰功能,需要另加辅助机构进行破冰,对车门钣金的空间要求提高了,增加了机构的复杂性,成本也上升了。
3)自吸门锁+单拉线执行器
门锁系统简单,仅能实现门锁的自吸合,不具备破冰功能,无法适配电动门的车型。
公开号为CN 115807592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吸功能的电开汽车侧门锁,包括锁体、壳体,壳体上设置有电动自开启机构,锁体上设置有自吸机构、破冰机构,当车门自动或者手动关闭到半锁状态时,棘轮与棘爪一档啮合,自吸机构通过自吸拉索以及相关机构车门未完全关闭状态下辅助实现自吸合功能,破冰机构通过破冰拉索以及相关机构在车门未打开状态下辅助实现破冰开门。但是该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拉索及相关操作连接结构,结构较为复杂,系统成本较高,且对车门的安装要求更高,对车门的重量增加较大。
基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汽车侧门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侧门锁实现辅助破冰功能和辅助自吸功能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侧门锁,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驰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驰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447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黄精林下高效种植技术